第九章 人情冷暖
  梅若雪带着林凤生逛了大半个兰溪城,买了些干果蜜饯、衣服首饰之类的东西,各自手中尽是大大小小的包裹。梅若雪在货摊旁东张西望、挑挑拣拣,仍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林凤生却已累得老大不耐烦,见街边有家茶楼,喉头不禁有些干渴,道:“表妹,我有些口渴,到前面歇会儿再走吧。”

  梅若雪笑道:“只怕你是走不动了吧,却来说是口渴。连一个女孩子家也还不如,当真没用得紧。这就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哈哈,以后也别读什么劳什子的圣贤书了,还是跟着我练武功实惠些。”

  林凤生心中大是不以为然,取出折扇摇了摇,悠然自得的道:“打打杀杀,动手动脚,我可不喜欢。有道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琴棋书画方为人间上品,置身其中其乐无穷。然而这其中的妙趣你自也是不懂的,我也不来与你多说。”说罢径自进了茶楼。

  梅若雪嗔道:“不说便不说,好稀罕么,我才不爱听呢。臭书生,死表哥,掉书包,酸溜溜。”

  林凤生进了茶楼,拣了处临窗的位子坐下,要了壶好茶和几碟小菜。梅若雪气呼呼地进来,将手中的东西往桌上一扔,道:“在这里看着东西,慢慢的享用吧,我还需买些物什,去去便回。”

  林凤生应了,问道:“不喝口茶么?”梅若雪道:“不渴”转身出店去了。

  林凤生倒了杯茶啜了一口,但觉舌底生津、唇齿留香,其味大是不俗。一问店家方知此茶名为“太华”,产自永昌府顺宁县,乃是当地四大名品之一。

  顺宁四大名茶分别是:清明春尖、云雾玉露、金秋谷花、银霜太华,四种茶合起来便唤作“四季茶”,照此时节顺序,这太华茶当属冬茶。

  林凤生心道:“顺宁与我家相距不过百里,我却不知此处竟出产这等好茶,当真是孤陋寡闻了。“再饮一口细细品味,不禁赞道:“此茶入口清柔回味悠长,足以与苏杭名茶相媲美。不想顺宁这般偏远的小镇竟也有如此高超的制茶工艺,实在是难能可贵。”

  那店家五十余岁年纪,形貌猥琐,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忙赔笑道:“此茶出产乡野,品质虽然不错,却是难登大雅之堂。公子家境殷富,只怕还是头一回饮此等乡茶。”

  林凤生道:“家境殷富倒是谈不上,只因敝上祖籍中州,家父喜饮江南茶叶,便不免错过了如此佳品。”

  正说间听得门口有吵闹之声传来,那店家忙上前查问。却是店里的伙计跟几名乞丐在吵嘴。

  乞丐共有三人,一老两少,俱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手中各自拿着一根竹棒和一只破碗。只听那老丐道:“我们哥几个原本就是吃百家饭的,到你店中来讨碗冷饭吃那又有什么稀奇?你小子不给也就罢了,却来污言骂人。”另外两名年轻乞丐用竹棒敲着破碗叫道“岂有此理”“真是小气鬼投胎”。

  店伴叫道:“我便骂你了怎的?店里没有剩菜剩饭打发你们三个臭叫花子,说没有就是没有!”

  那店主也上前一脸厌恶地道:“小店本小利薄,可伺候不得诸位花子大爷,要讨饭趁早到别处去,可别碍了我的生意。”

  那店伴见东家上来帮腔,胆气更足,抬脚便向那老丐踢去。口中骂道“快滚快滚”,言行间尽是鄙视无礼之意。

  老丐一个踉跄向左跌开了两步,便似喝醉了酒站立不稳一般,堪堪避开了店伴踢来的那一脚。手中竹棒随手在店伴抬起的腿弯里一戳,那店伴只觉腿上一阵酸痛,便即单膝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