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流言:人小鬼大1
��个准,也的确难得了。

  朔儿和小厮苏南逃跑了之后,宫墙的拐角处才冒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他笑嘻嘻地看了一眼远处,解下了腰间的酒葫芦抿了一口,才吧唧吧唧嘴道:“京都里的酒味道淡了些,比不上大漠的烧刀子,也罢了,为了这个紫薇郎,老道委屈一下也是应该的!”第一章朔儿:紫薇郎的心事

  这个老道就是左慈,他是乔五派往朔儿身边的人,美其名曰太傅,满口的之乎者也,初见焦仲卿时,很能唬人,焦仲卿被他唬了一跳,见他仙风道骨的模样,以为是如同商山四皓一般的高深人物,可惜的是,等吃饭的时候,焦仲卿给这个左太傅惊得目瞪口呆,接风洗尘的宴席虽然不算太丰盛,但是常见的鸡鸭鱼肉还是有的,可是左太傅根本不等得焦相国想让就急急忙忙拿起一个鸡腿吃起来,那吃相如饿死鬼投胎一般,令焦仲卿吃惊得张着嘴合不拢,还是朔儿了解这个怪老头,向着焦仲卿解释:“亚父,左太傅估计饿得狠了,我估计是三月不知肉味了!”左老道,手里挥舞着鸡腿,没有一点尴尬的样子,笑道:“三月不知肉味有些夸张,一个月没见荤腥了却是有的,边关苦啊,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想着吃肉,哪里有?原来冬天时大雪漫天时、跟着五爷还能好歹吃上烤羊腿,如今草原大旱,野羊要么饿死了,要么迁徙了,连个羊毛都看不到了!”焦仲卿皱眉:“草原干旱得那么厉害?那些匈奴强盗岂不是抢杀掳掠得更狠?咱们的边民可是受了罪了!”“是呀!”左老道连连点头,眉头上得皱纹更深了,他叹息道:“夏王那里也是勉强支撑着,打仗就是烧钱哪,咱们冀州这边能提供多少粮草军需呢?毕竟士卒天天都要吃饭的,马儿也要天天喂,唉,夏王如今也愁得两鬓生霜了!”焦仲卿脸上也显出了焦急之色:“我这边的国库里也空空如也,连年战事,许多天地都荒芜了,人心惶惶的,谁专心从事生产?赋税收入不如几年前的四成呢!”左老道看着焦仲卿那焦急的神色知道他不是作伪,冀州是穷得很了,否则当初堂堂的飞将军陈洛不会归降,焦仲卿就是一个文书小吏出身,长于勾心斗角,却短于治理天下的雄才大略,这一点他不如夏王,夏王善于经营,乔门传到他手里的那些商铺、茶摊、酒楼,他掌握得很清楚,这几年确实捞了不少银子,只是打仗真的是劳民伤财的事情,这两年和冀州对抗,所费弥多,如今也渐渐吃力了!

  左老道说着这些,觉得本来美味的饭菜,味同嚼蜡了,他翻了一个白眼,放下了手里啃得半拉鸡腿,把油手随便向衣襟上抹抹道:“不吃了,没心情,吃饭的时候尽说这些糟心事儿!”说罢站起身自顾自地离开了宴席,朔儿的面色波澜不惊,也许是小孩子根本就没留意大人之间的谈话,而焦仲卿和其他几个陪着赴宴的幕僚,却是一脸的尴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焦仲卿向朔儿示意问询。朔儿轻描淡写道:“不用理他,亚父一会儿派一个聪明地小厮给太傅送去一个食盒和一坛上好的新丰酒就可以了,太傅不喜欢对着平凡人吃饭、应酬。”“哦,原来如此!”焦仲卿如梦初醒,对这个左老道心里却很鄙夷起来,起了轻视之意,那个乔五手下的军师不过尔尔!殊不知这正是左老道的狡猾之处,自己的满腹学识,乔五不赏识,却要他倾囊相授给朔儿这个毛孩子,再者在京都里盯着这个焦仲卿,五爷那边才能把大汉的军队的底细弄准,以策大计。为了瞒过奸猾的焦相,他只能弄脏了唯一的一件道袍,看着上面的油巴掌印,他有些懊恼。而且还饿着肚子呢,饥肠辘辘的他想起宴席上的美味,叹息了一声,只得坐在禅床上调息打坐,以抵御美食的吸引,心里却暗骂朔儿的主意馊,装什么不好,装出一副孤僻的老道的形象,还不是给焦仲卿和那些幕僚笑死?他正腹诽着,却听得门“笃笃”敲响,他有些没好气地大声问:“谁呀?门没有栓,自己进来吧!”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厮捧着一个硕大的食盒,走了进来,对着老道笑嘻嘻道:“太傅大人,幼主命小的给您送饭来了!”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