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邺城之行
逝者已矣,然声名终于得正,一时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临街酒楼中,望着楼下挤于公告墙前争先恐后地看着诏书,四下议论的人群,一孩童装扮的少年将头探回,轻轻叹了口气:“生前不得清白,死后方得昭血。可叹。可叹。”
说出此话的,正是被周郎使了易容之术,望去犹如孩童的太子。
宫闱之中,最易生变。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他看向坐于对面,含笑不语的卫玠及山阴二人,抬手道:“卫卿与山舍人连环妙计,以赵王反制贾后,为孤洗刷不白之冤,司马遹在此谢过。”
山阴为太子满上一杯酒,与卫玠相视之下不约而同道:“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此等计策听来容易,做来难。太子有此心志,有此勇气愿孤注一掷,方称得上令人敬佩。”
几杯温酒下肚,太子复道:“如今洛阳城中,大权已被赵王所握,接下来,我等必须与成都王司马颖尽快取得联系,方为上策。”
他的目光看向举杯自饮的卫玠:“此事重大,他人出马,孤不放心,本想请卫卿亲自走一趟。
然洛阳城中许多事情,仍要依仗卫卿处理,你们说说,命谁前去成都王处传信为佳?”
太子说的没错,此时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也是疑人之时。在此关口,一步错,之前所有努力付诸流水,因此,山阴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太子,不如由我去吧。”
她对太子忠心不二,有胆有识,又曾四处游历,由她出马,确是再合适不过。
就在太子想满口应允之时,卫玠道:“太子,此去邺城,马不停蹄也要三日之久,若坐马车,来回最少得七八日。山舍人一人前往,怕花费时间太久,反误了其他事情吧。”
山阴忙道:“非常时期,只能非常对待。我会将手头的事情处理交接完毕再出发,最慢七日,我定从邺城赶回了。”
她这番表态,令得太子一喜。他举起手中酒盅道:“此事重大,孤已亲自修书一封,由山舍人转交成都王。还盼山舍人快去快回。”
卫玠看她心意已决,又当着太子之面,不好言语,遂依着太子的意思又将出发之事交待了一遍。
三人从酒楼中走出时,卫玠与太子同上了一辆马车,山阴上了另外一辆。
她相辞道:“事不宜迟,我先行回去准备了。明日一早便出发。你二人也小心为是。”
几人一拱手,马车各朝两边飞驰而去。
回到山府,匆匆修书两封,山阴将信交与二奇,吩咐道:“两封皆送往刘琨府上,所有事情,我在信中都已交待。让他依信中所言行事便可。”
二奇接了命令退下时,她又吩咐大奇:“去护卫中挑几个能干的,与我一道随行。挑好良驹,明日一早便启程。”
这一日,她将手头的工作一一吩咐交接完毕,已近黄昏了。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山阴的马车已一路驶向洛阳北门,直往邺城而去。
出北门不到一里,一辆通体雪白的马车已静立路上,早早等候。
大奇只一眼,便认出了马车的主人。他熟练地将马一勒,禀道:“小郎,是郎君!”
卫玠来了?
山阴撩开车帘看去,果见卫
临街酒楼中,望着楼下挤于公告墙前争先恐后地看着诏书,四下议论的人群,一孩童装扮的少年将头探回,轻轻叹了口气:“生前不得清白,死后方得昭血。可叹。可叹。”
说出此话的,正是被周郎使了易容之术,望去犹如孩童的太子。
宫闱之中,最易生变。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他看向坐于对面,含笑不语的卫玠及山阴二人,抬手道:“卫卿与山舍人连环妙计,以赵王反制贾后,为孤洗刷不白之冤,司马遹在此谢过。”
山阴为太子满上一杯酒,与卫玠相视之下不约而同道:“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此等计策听来容易,做来难。太子有此心志,有此勇气愿孤注一掷,方称得上令人敬佩。”
几杯温酒下肚,太子复道:“如今洛阳城中,大权已被赵王所握,接下来,我等必须与成都王司马颖尽快取得联系,方为上策。”
他的目光看向举杯自饮的卫玠:“此事重大,他人出马,孤不放心,本想请卫卿亲自走一趟。
然洛阳城中许多事情,仍要依仗卫卿处理,你们说说,命谁前去成都王处传信为佳?”
太子说的没错,此时此刻,正是用人之际,也是疑人之时。在此关口,一步错,之前所有努力付诸流水,因此,山阴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太子,不如由我去吧。”
她对太子忠心不二,有胆有识,又曾四处游历,由她出马,确是再合适不过。
就在太子想满口应允之时,卫玠道:“太子,此去邺城,马不停蹄也要三日之久,若坐马车,来回最少得七八日。山舍人一人前往,怕花费时间太久,反误了其他事情吧。”
山阴忙道:“非常时期,只能非常对待。我会将手头的事情处理交接完毕再出发,最慢七日,我定从邺城赶回了。”
她这番表态,令得太子一喜。他举起手中酒盅道:“此事重大,孤已亲自修书一封,由山舍人转交成都王。还盼山舍人快去快回。”
卫玠看她心意已决,又当着太子之面,不好言语,遂依着太子的意思又将出发之事交待了一遍。
三人从酒楼中走出时,卫玠与太子同上了一辆马车,山阴上了另外一辆。
她相辞道:“事不宜迟,我先行回去准备了。明日一早便出发。你二人也小心为是。”
几人一拱手,马车各朝两边飞驰而去。
回到山府,匆匆修书两封,山阴将信交与二奇,吩咐道:“两封皆送往刘琨府上,所有事情,我在信中都已交待。让他依信中所言行事便可。”
二奇接了命令退下时,她又吩咐大奇:“去护卫中挑几个能干的,与我一道随行。挑好良驹,明日一早便启程。”
这一日,她将手头的工作一一吩咐交接完毕,已近黄昏了。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山阴的马车已一路驶向洛阳北门,直往邺城而去。
出北门不到一里,一辆通体雪白的马车已静立路上,早早等候。
大奇只一眼,便认出了马车的主人。他熟练地将马一勒,禀道:“小郎,是郎君!”
卫玠来了?
山阴撩开车帘看去,果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