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皇后有请
�静一下,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商量嘛。谈判就跟做生意是一样的,都是坐地起价,落地还钱,现在都是正常的程序,犯不着为这点事情生气,就算最后真的谈崩了,大家还是好朋友嘛!

  萧杰的话说得很有水准,杨凌想想也是,自己这次还没从他们萧家捞到什么好处呢,就这么走了,那也太亏了,不符合老子一贯的宗旨,于是杨凌欣然赴宴,另外吩咐卫兵抓紧时间收拾行李,这样子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做得底的。

  等杨凌跟着萧杰去的时候,不禁傻眼了,因为虽然宴会是个私人宴会,只有萧家的人参与,但是辽国皇后萧观音郝然也出现在宴会上。

  萧家崇尚汉礼,就连此刻,萧观音也换下了自己的民族服装,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汉家的襦衫襦裙,加上她楚楚动人的模样,杨凌又可耻地硬了。

  今天的酒宴显然是jing心准备过的,天气已经转暖,但是万物也只是才刚刚复苏,就这样,桌上的菜肴还是有大把的绿se野菜,吃够了肉和酸菜的杨凌真是想死这些清清爽爽的小菜了。

  酒席上,气氛很是融洽,大家仿佛都忘记了先前的不愉快,只是愉快地谈天说地。萧家对汉人的事情简直如数家珍,从上古时候一直说到现在,简直是在为杨凌上历史课。现在又不是什么谈判,所以杨凌也没必要发火,只是微笑着听着,并不发表意见。

  众人还以为杨凌是谦虚,殊不知杨凌对这个时代的历史真是一无所知啊。话题渐渐又从历史风情引到了诗词歌赋上,萧克成还不吝啬地赞扬道:“汉人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完全就是这些文化的功劳啊。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汉人总会因为心中的这些文化传承而重新聚集在一起。”

  杨凌不得不佩服萧克成的眼光了,虽然杨凌自己对儒家的那一套是批判的,但是有一点必须肯定的是,就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儒家的某些思想已经深入所有汉人的骨子里,甚至可以说是刻在了基因里,就连杨凌这个现代的人,思想上也是有儒家思想的烙印。

  既然说到了诗词歌赋,接下来少不得作诗唱词了。看得出,萧家的人对于汉家文化的素养都很好,就连萧观音也做了一首诗,虽然写的是天的诗,但是杨凌怎么听,里面有一股浓浓的幽怨的味道呢?这是更年期提前的征兆?

  萧观音看着杨凌,忽然笑道:“听说杨大人是成朝有名的诗人,还有一个花名叫做玉露公子,听说是取自杨大人那首《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也是很喜欢,不知道杨大人可否也做一首诗呢,也好让我等大开眼界。”

  又作诗?老子早不干这勾当了啊,不过看着萧家人一副拭目以待的模样,杨凌知道今天这诗似乎是做定了,想了想,说道:“眼看回大地,我就以这天作诗一首,做得不好,请各位不要取笑啊。”

  “杨大人做的诗词想必是极好的!”萧观音这是看过《后宫甄嬛传》?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se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杨凌对于抄袭这种事还是驾轻就熟的,更何况这首诗,老子刚穿越那会就已经抄袭过了,至今都没人来要版权费,那就是自己原创的了,所以杨凌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果不其然,众人听了杨凌的诗,一个劲地点头,赞道:“杨大人果然高才!”

  这时候,萧观音忽然站起身来,端着一杯酒缓缓走到杨凌面前,笑道:“杨大人的这首诗,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se,还写出了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意盎然,当真jing彩。这一杯酒,为杨大人的高才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