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送钱的来了
的那些要求,所以到现在也只不过完成了,你说的前几项工程,其余的都还在兴建。”

  “没事,没事,只要我的那个大剧院完成了就好了。”杨凌大度地摆摆手,现代这么强悍的生产力面前,一座优秀的建筑都是以年为单位修建的,现在杨凌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今天找你来呢,是想告诉你一声,我该忙的已经差不多都忙完了,估计能闲个几年功夫了,所以我们也该完成我们自己的工程了。”杨凌对毕本说道:“把图纸拿过来,将原来的装修方案给夫人说一说,一人计短,三人计长,我们一起参详参详,拿出一个最好的方案。”

  “是!”毕本答应一声,从后面的徒弟手中,接过图纸,摊开在桌上。

  杨凌以前学过工程制图,虽然是机械方面的,但是也是相通的,后来跟着毕本看了很久,也能明白古代的图纸到底是什么样,这其中的建造图纸还有杨凌许多的意见在里面呢。可是孙猎人不懂,不过好在人家是吃表演这碗饭的,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听了毕本的解说之后,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孙猎人看得出杨凌对这个舞台十分在乎,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还是竭力回想着一起遇到过的一些问题,以此来补充,另外还将自己的意见给说出来。杨凌也不时插几句,杨凌最不缺的就是见识,后世的那些舞台在电脑上不知道看过多少呢,当然其中肯定有生产力造成的差距,难以弥补。

  所以每提出一个意见,杨凌都会习惯性向毕本看去,毕竟他才是权威专家,这里面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多少,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毕本显然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他看得出杨凌对此事极为伤心,毕竟杨凌将全副身家都押在了城南的改造工程上,有些东西实在是因为太过于天马行空,毕本不得不苦笑着摇头,而另外一些意见,毕本都点头应了下来。

  杨凌很满意,杨凌之所以会对这个舞台如此上心,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的精神文明生活太过匮乏,意识形态这个东西,光有一个报纸是传播不了更广泛的,只有用百姓新闻乐见的方式,才能做到最好。杨凌可以用这个舞台培养一起一批明星,然后让他们散落各地,去传播。

  讨论完了舞台的事情,杨凌又转向第二张图纸,在率先完成的三项工程里,是一座剧院,一座茶楼,还有一座超市。第二张图纸上的就是茶楼了,其实茶楼全京城到处都有,就连像杏花楼这样的酒楼,在餐点之外也充当着茶楼的角色,但是杨凌想做的茶楼是类似于后世的论坛的那种角色,谁让现在没有因特网这样的大杀器呢。论坛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是杨凌相信凭借着新奇的经营方式,一定会吸引到很多的年轻人,在灌水打屁中,一些观点会率先被这些年轻人接受,然后广为传播。当然了,这个原因,杨凌是谁也不会告诉的,有些秘密只能是自己的秘密,就好像穿越一样,会被人当成疯子的。

  一项一项地说出来,毕本头上已经开始冒汗了,虽然杨凌家里是不计成本地用冰,很是清凉,但是毕本还是对杨凌一个一个冒出来的想法表示钦佩,只是自己这压力也实在大了一些。

  等杨凌该说的都说完了,笑着问毕本:“你有什么问题吗?不能你在前面冲锋陷阵,我在后面乐得逍遥,有什么困难,我给你解决?比如这人手还够吗?”

  “够!够!”毕本连忙回道:“老板,你放心,现在大家伙都加班加点的干呢,人手是不却的。”

  “胡闹!我去江南之前是怎么跟你说的?”杨凌难得的板下了脸,杨凌下江南的时候,曾经叮嘱过毕本,因为要入夏的缘故,一定要错开高温时段施工,宁可损失工时,也不能让人中暑,同时如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