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冯春苗三两口就着汤把碗里的饭扒光,把碗往苏英华的方向递过去,“大丫头,给我再盛碗饭,不要太满,够一碗就好了。”她起身把鱼给端到自己的跟前,用筷子在里面挑拣着吃,“王小妹说陈家托她来问问大丫头人怎么样?有没有摔伤?最后还说了一句,要是大丫头不愿意,他们陈家也不会那种什么恩什么报。哎呀,我忘记是哪四个字了。”
她说到最后又羞又恼,看王小妹说四个字的话很轻巧,怎么轮到她老是记不住。
“挟恩图报。”苏英华起身接过碗说。
“对,对,就是这四个字。”冯春苗当即高兴了起来,“我就快想起来了,不过,大丫头你怎么晓得的。”
她目光狐疑,大丫头读书读到二年级就没去读,怎么会说那些城里人的话。
在冯春苗的印象里,四个字的话是城里人才会说的,他们这样地里刨食的大字最多识得一两个,哪会说那些个拗口的话,王小妹是个例外,她是城里姑娘嫁到下乡,听说是个高中生。
她不屑地想,高中生又如何,还不是和她一样要下地干活。
苏英华话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会听出冯春苗的疑惑,心里发急,面上不显,镇定地往碗里盛饭,只有她自己知道,握着饭勺的手微微发抖,灵机一动,“我听英秀说的。”
她来了几日,即便没见过苏英秀,但也知道冯春苗最是疼小闺女,每日都要念上几遍,吃饭念叨,睡觉念叨,串门出去回来都要念叨。
果然,冯春苗乐了,“英秀是高中生,以后是要读大学的。”
她一点都不怀疑苏英华是何时听说的,苏英秀又为何要和苏英华讲这个,这回她倒是忘记对王小妹的高中生看不起,一心觉得苏英秀哪儿都好,“也不晓得英秀吃饭了吗?她婶子有没有给她……”
“好了。”苏德富解下腰间的旱烟杆,烟锅头敲桌不耐烦打断道:“王小妹还说了什么?”
不是他听不得老婆子念小闺女,只是老婆子一说起小闺女说上个三天都能不带重样的,事有轻重缓急,眼下要紧的是大闺女的事。
冯春苗正说得起劲被打断了话,心里老大不高兴,可她看苏德富板着一张脸,又不敢违了他的话,“王小妹说陈大哥他们明儿来家里,要是大丫头愿意的话,咱们两家可以商量婚事。”
“老头子,你说陈家是什么意思?”
陈家是想听她亲口说愿意还是不愿意。
苏英秀把碗放到冯春苗手里,重新坐下,垂眸,陈家问她伤好没,是说他们相信她是滑下海,又来问她的意见,她答应了,明天陈家就提亲,她不点头,那就退亲。
陈家看似很大方地让出选择的权利,明儿为难的是她苏英华,看她要怎么选。
她说愿意,苏陈两家皆大欢喜,她挽回清白,什么不愿嫁跳海的话就不攻自破,陈家心里没了疙瘩,又得了一门亲。
她说不,她苏英华又要嫁不出了,以死挟婚,哪家愿意娶个一不如意就寻死的媳妇。
苏英华皱起眉,她没忘记“挟恩图报”,这说明陈家对苏家有恩,那她身上又要背个“忘恩负义”的名声,从而牵连整个苏家的名声。
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那样的话,她只能远嫁。
苏英华情绪低落,她不想远嫁,上辈子就是死在远嫁的途中。
她说到最后又羞又恼,看王小妹说四个字的话很轻巧,怎么轮到她老是记不住。
“挟恩图报。”苏英华起身接过碗说。
“对,对,就是这四个字。”冯春苗当即高兴了起来,“我就快想起来了,不过,大丫头你怎么晓得的。”
她目光狐疑,大丫头读书读到二年级就没去读,怎么会说那些城里人的话。
在冯春苗的印象里,四个字的话是城里人才会说的,他们这样地里刨食的大字最多识得一两个,哪会说那些个拗口的话,王小妹是个例外,她是城里姑娘嫁到下乡,听说是个高中生。
她不屑地想,高中生又如何,还不是和她一样要下地干活。
苏英华话出口就有些后悔,这会听出冯春苗的疑惑,心里发急,面上不显,镇定地往碗里盛饭,只有她自己知道,握着饭勺的手微微发抖,灵机一动,“我听英秀说的。”
她来了几日,即便没见过苏英秀,但也知道冯春苗最是疼小闺女,每日都要念上几遍,吃饭念叨,睡觉念叨,串门出去回来都要念叨。
果然,冯春苗乐了,“英秀是高中生,以后是要读大学的。”
她一点都不怀疑苏英华是何时听说的,苏英秀又为何要和苏英华讲这个,这回她倒是忘记对王小妹的高中生看不起,一心觉得苏英秀哪儿都好,“也不晓得英秀吃饭了吗?她婶子有没有给她……”
“好了。”苏德富解下腰间的旱烟杆,烟锅头敲桌不耐烦打断道:“王小妹还说了什么?”
不是他听不得老婆子念小闺女,只是老婆子一说起小闺女说上个三天都能不带重样的,事有轻重缓急,眼下要紧的是大闺女的事。
冯春苗正说得起劲被打断了话,心里老大不高兴,可她看苏德富板着一张脸,又不敢违了他的话,“王小妹说陈大哥他们明儿来家里,要是大丫头愿意的话,咱们两家可以商量婚事。”
“老头子,你说陈家是什么意思?”
陈家是想听她亲口说愿意还是不愿意。
苏英秀把碗放到冯春苗手里,重新坐下,垂眸,陈家问她伤好没,是说他们相信她是滑下海,又来问她的意见,她答应了,明天陈家就提亲,她不点头,那就退亲。
陈家看似很大方地让出选择的权利,明儿为难的是她苏英华,看她要怎么选。
她说愿意,苏陈两家皆大欢喜,她挽回清白,什么不愿嫁跳海的话就不攻自破,陈家心里没了疙瘩,又得了一门亲。
她说不,她苏英华又要嫁不出了,以死挟婚,哪家愿意娶个一不如意就寻死的媳妇。
苏英华皱起眉,她没忘记“挟恩图报”,这说明陈家对苏家有恩,那她身上又要背个“忘恩负义”的名声,从而牵连整个苏家的名声。
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那样的话,她只能远嫁。
苏英华情绪低落,她不想远嫁,上辈子就是死在远嫁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