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写道:“学生以为,士农工商,四政平等,无首末之分,皆有利于江山社稷....”
走出贡院的那一刻,和珅只觉得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纵然名落孙山,他也不悔今日的决定。
如和珅所料,他的答卷在阅卷官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千份策论中,没有第二个举子胆敢写出诸政平等的话。有些恪守礼法的官员,甚至险些气得掀了桌子。邹奕孝却盯着和珅的策论出了神,他虽清正,却不固执。和珅的话,咋一看惊世骇俗,仔细琢磨却挑不出错处。
邹奕孝在山西当过学政。山西一带的某些府县,土地贫瘠,老百姓光靠几亩薄田根本维持不了生计,最后被迫沦为流民。若能寻个由头让他们从商,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面对和珅的这篇策论,他没有出离愤怒,有的只是满心的快慰。一位涉世未深的举子,单靠着几本圣贤书就能想得如此深入,实属不易。他坚持要将和珅取为贡士,不料却遭到同僚的强烈反对。
几位翰林认为,答卷之人罔顾先贤之言,通篇观点大逆不道。邹奕孝却力排众议,寸步不让地要为答卷者取一个名次。
两方争执不下,最后商议当场开封验名,众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卷子上的名讳。“哎呀,是和珅!”邹奕孝身旁的一位官员忽然惊呼出声:“这人是今年顺天府乡试的解元!”
邹奕孝觉得这个身份有些耳熟,细想之下反应过来,就是那个从头到尾都没往他府上投拜帖的解元。邹奕孝禁不住心生钦佩。
正想着,又听一位官员迟疑道:“今年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是户部的刘侍郎吧。”
此言一出,方才那几位“义正辞严”的翰林都沉默了。户部侍郎可是个有实权的位置,虽然品位不算最高,却也不好得罪。
邹奕孝瞧着几位翰林的表情,计上心来,挑眉笑道:“这和珅可是刘大人亲自挑的,各位不买邹某的帐,总得给刘大人几分薄面吧。”
走出贡院的那一刻,和珅只觉得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纵然名落孙山,他也不悔今日的决定。
如和珅所料,他的答卷在阅卷官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几千份策论中,没有第二个举子胆敢写出诸政平等的话。有些恪守礼法的官员,甚至险些气得掀了桌子。邹奕孝却盯着和珅的策论出了神,他虽清正,却不固执。和珅的话,咋一看惊世骇俗,仔细琢磨却挑不出错处。
邹奕孝在山西当过学政。山西一带的某些府县,土地贫瘠,老百姓光靠几亩薄田根本维持不了生计,最后被迫沦为流民。若能寻个由头让他们从商,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面对和珅的这篇策论,他没有出离愤怒,有的只是满心的快慰。一位涉世未深的举子,单靠着几本圣贤书就能想得如此深入,实属不易。他坚持要将和珅取为贡士,不料却遭到同僚的强烈反对。
几位翰林认为,答卷之人罔顾先贤之言,通篇观点大逆不道。邹奕孝却力排众议,寸步不让地要为答卷者取一个名次。
两方争执不下,最后商议当场开封验名,众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卷子上的名讳。“哎呀,是和珅!”邹奕孝身旁的一位官员忽然惊呼出声:“这人是今年顺天府乡试的解元!”
邹奕孝觉得这个身份有些耳熟,细想之下反应过来,就是那个从头到尾都没往他府上投拜帖的解元。邹奕孝禁不住心生钦佩。
正想着,又听一位官员迟疑道:“今年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是户部的刘侍郎吧。”
此言一出,方才那几位“义正辞严”的翰林都沉默了。户部侍郎可是个有实权的位置,虽然品位不算最高,却也不好得罪。
邹奕孝瞧着几位翰林的表情,计上心来,挑眉笑道:“这和珅可是刘大人亲自挑的,各位不买邹某的帐,总得给刘大人几分薄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