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公开课
了。而且我敢说,女孩的父母真的没有参与分尸吗?一个上初中的女生,如果她家不是卖肉的,那我怎么都不会相信她一个人干得了分尸这事。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想。也许人真的从小卖肉,10岁就拿的了刀。”

  说到这,底下哄笑一片,有的是摇头无奈的嘲笑,有的是对顾烨这种打趣,表示自己真是笑点低。

  “这个案子归结下来呢,还是三个字:少年法。

  那女孩现在也活的挺好吧,反正午夜梦回也不会梦到自己同学,也不会感到羞愧。呵呵。

  我想说到这里,各位是不是又想问我,我是不是很反对少年法?

  没有,我只是很矛盾它,一面保护一面伤害。

  不置可否,这另一面,大概就是未成年受害这块。老、弱、妇、孺,这四种人受的伤害几率更大。

  去年的时候,我有参加本市一个刑事案件,是女童性侵,很可惜,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姑娘,就这么被玷污了,她也有少年法。

  可这并没有用,按照常理,那个罪犯应该被判个四五年,罚点钱,然后就待着吧。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少年法,没错,它保护了一群人,另一方面,又害了一群人。我记得有位一名的心理学家,李昂医生,他在自己自撰的一本书《无望救赎》中,就提到了这一块。

  他有句话:如果这群孩子不能成为世界的未来,那也请别扼杀了别人的未来,善待每一个人,就是给自己留条活路。

  共勉。”

  一语言毕,台下掌声轰动。

  按照流程,接下来就是学生问答了。

  话筒被递到了一个首先举手的学生手里。

  是个戴着眼镜的姑娘。

  她拿着话筒站了起来,直视着顾烨说:“顾教授,那你觉得,像这种未成年犯罪,应当如何去避免?如何防患于未然?”

  顾烨:“我不敢说百分之百的防范,毕竟这些都是出乎你我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像一些杀人案一样。

  如果身为父母,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好好的教育一个孩子,千万不要在他人格还未定型前,就作出一些不好的事,一个不好的环境。

  这是环境影响,就像很著名的路西法效应:在一定社会情况下,好人也会犯下罪行。

  津巴多教授的试验证明,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个年龄段的人。”

  提问者听完很是肯定的点头,随后话筒被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你好顾教授,我想问下,你对于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位大师的心理学观点,更偏向哪一个?”提问的这次是个男生,依然是戴个眼镜的学者范,问的问题也是刁钻。

  顾烨释然一笑,他抬手松了松自己的袖口。

  “中和一点吧,弗洛伊德追求精神分析学,荣格追求人格分析学,两个都可取,不能说偏向谁,都有理。两个人类型都不一样,不该拿来比较。”

  “好的,谢谢。”

  男生应声坐下,继续,话筒又被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这次,依然是个女生,只是,她没戴眼镜。

  “教授你好,我想问下,刚才你说的路西法效应,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