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蓟
�西连云朔、北接塞外、东北通松辽的交通枢纽,由此确定了蓟在中原封建王朝中北方重要边城的无可憾动地位。

  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汉主刘聪陷长安,北方大地五胡肆虐,而蓟也于前两年落入了石勒手里,自此之后,经历了慕容氏、氐人、拓跋氏、再到冯跋的多次转手,足足有近两百年的时间脱离了华夏版图,在这期间,蓟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先是愍帝建兴二年,石勒擒幽州刺史王浚焚烧宫室,使蓟遭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损毁,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在慕容垂的围攻下,前秦幽州刺史王永退出蓟,行前下令焚烧宫室,同年七月,燕建节将军徐岩叛于武邑,北走幽州,入蓟掠千余户而去,蓟再遭劫掠,多年的战争祸害,使幽蓟地区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百姓多流入高句丽避难,后虽有慕容垂与拓跋仪的一力营建,但蓟距鼎盛时期已经大大衰落了。

  蓟鼎盛时,经卫瓘、张华的细心经营,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却地千里,复秦长城塞,自温城洎于碣石,绵亘山谷且三千里,分军屯守,烽候相望,由是边境获安,无犬吠之警,自汉魏征镇莫之比焉!

  可是如此强大的蓟,却因内乱而毁于一旦,蓟的人口最少时,仅有三千余户,慕容垂重建燕国后,迁了些附近丁口填实,至慕容熙执政时约有十万左右,但经历魏国与冯跋的先后攻占,能剩下个六七万就很不错了。

  卫风缓缓驰行,望着蓟的城墙,蓟的城墙斑驳残破,一团团深黑色的血迹深深浸入其中,由一开始见着麦田并未被毁而来的欢喜立时烟消云散。

  卫风的目中现出了百感交集之色,这座屿立于北方的坚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太多的苦难!

  卫风突然问道:“张宁,我欲以蓟为都,你有何看法?”

  “啊?”张宁一瞬间愣住了,满脸都是不敢置信之色,包括陈少女与刘兴男也是以看怪物般的眼神望向卫风。

  卫风催问道:“张宁,说说你的看法,大胆说!不要隐瞒,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那末将放肆了!”张宁拱了拱手,讪讪道:“末将明白,您不想以建康为都,建康虽有诸葛武候虎距龙蹯之赞誉,也有天下第一大都邑之美称,却僻处江南,难以兼顾北方,历来只为偏安王朝建都所在,可是蓟....末将觉得荒僻了些,蓟僻处辽东,处处荒芜,民未开化,周边又有鲜卑诸部、柔然、高句丽、契丹诸族,这个地方....这只是末将的个人看法。”

  “哦?”卫风点点头道:“建康的确不适合作为天下之都,那你认为何处适合建都?”

  张宁咬咬牙道:“末将认为取洛阳,次取长安,后汉、曹魏与本朝怀帝被刘聪掳走之前,皆以洛阳为都,洛阳西依秦岭、东临中岳(嵩山)、北靠太行,南望伏牛,有黄河、洛水环绕,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论起舟车地理、水土条件优于长安,不过洛阳因连年战乱,丁口稀少,城郭过于残败,在这一点上又比不上长安,而长安先后有苻坚与姚苌、姚兴父子的布德行仁,丁口众多,市集繁华,且有四关拱护,安全上比洛阳更胜一筹。”

  卫风不置可否道:“你说的是不错,相信大多数人也抱有类似的想法,但是我们先来说关中,关中经自秦以来的反复开,土地已经有了贫瘠沙化的趋势,如果定都关中,关中人口定然爆增,土地必然不堪重负,而从关外运粮的成本极高,更何况关中四关,人不行,纵有雄关又有何用?姚兴还谈不上昏庸无能,不也是被我与刘勃勃相继取了武关与萧关?所以关中不可为都,顶多只能做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