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可说不可说。”还边说边摇头。

  林禛玉好笑的摇摇头,果然自己有颗苍老之心,没有这样的赤子之心。

  京城西城门,五百米远的空旷的野地里,大小不一挨着搭建好的木屋。

  最外围最大的木屋里,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听着下属汇报事情,不时的插嘴问几句,此中年男子看起来正气凛然,莫怪乎林如海把此人放在这里留守,这人给普通老百姓的第一印象就是莫名的信任。

  随后又走进了穿着破旧的妇人牵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男孩,“民妇参见大人。”

  中年男子点头,“不用多礼,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妇人拘束的说道:“民妇只想要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民妇家里除了儿子已别无他人,民妇可以自己找活计养活自己和儿子,只是现阶段确实很困难。”

  中年男子看她说的很在理,“你放心,你在这待到难民营结束都可以,不过本大人看你很有自知之明,建议你尽早搬出去安顿下来,这个地方在灾难结束之后就会拆除。”

  随后,中年男子就让小厮领了妇人去领生活用品,然后再领一住宿的木屋。

  妇人刚才还未仔细看这个暂时的栖身之所,这会打量了一下,不由的皱眉,当然不是说住宿的条件不好,而是这气氛不对。

  妇人跟着小厮一路走到一个小木屋门前,这一路上有许多打量的目光,妇人纳闷,因暂时不明白情况,只得把疑问搁浅在心内。

  灾难时期,有自强不息的人,更有好高骛远好吃懒做之人。

  此时京城的难民营里留下的大多是好高骛远看不清楚情况的人,这些人嫌东嫌西,想享福又不想太辛苦,找了那么几天觉得非常的不合适,就这么待在了难民营,反正难民营里供吃供喝供住。

  对这些人,留守的官员们也不再劝说了,反正几个月过去,难民营就会拆除,这些人还不是得走,那时候朝廷最多发一点回乡的路费,其他一切自理。

  进了木屋的妇人,关紧了房门,然后才抱紧儿子默默无言。

  林家郊区的几个庄子里,住进了一批陌生人。

  经过十多二十天的磨合,进了庄子的人,已经能够很好的配合管事或者庄子附近的村子里的村民们做事,这些人都很积极,管事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婆婆,你歇一会,让莞儿做,莞儿动作很快的。”莞儿姑娘婆孙三人也被林如海慧眼识珠的领进了庄子里。

  “好,莞儿做,婆婆歇会。”老妇人笑眯了眼答应了孙女的话。

  她们这会是在做女红,女孩子似乎也只有这些活计比较轻省,而且他们来了庄子之后,生活比以前还好,不免心里轻松一些。

  “丽儿,歇会,看你满头大汗。”老婆婆心疼了。

  “婆婆,不累,丽儿先把这些菜洗好了,王大厨等着用。”丽儿脆生生的说道。

  老婆婆捶了捶腰,“哎,临了临了,婆婆和爷爷有你们两姐弟这么孝顺勤劳的孙女孙子,婆婆无憾了。”

  “婆婆,你又来了,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一家人相互关照是应该的。”

  原来失去父母之后丽儿带着弟弟,一路上受到莫婶的照顾,才安全的来到了京城,然后又被林如海挑中领进了庄子里,分配房子的时候,管事把两姐弟跟一对无儿无女的老翁老妇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