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你的手笔还是小了点〖〗
��可是地方政府依旧是当面锣、背后鼓的,在这上面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恰好这时候冒出来一个银河实业,投入大量资金搞环保,一号首长自然而然就把银河实业当成了典型,指示要大力宣传银河实业这样的企业。这还不算,一号首长又亲自操刀上阵,游说刘士卿要多搞一些环保产业。这是看准了银河实业庞大的现金流以及刘士卿对环保旗帜鲜明的支持力度。
如果换成是别人,这会儿肯定是顺着一号首长的话,连声应是,哪怕是环保不赚钱,回头也要建那么两三家专门做环保的企业,让一号首长觉得他的要求没有落空。但是也仅仅止步于此,不会再进行更多的投资。做企业,赚钱才是第一要素,环保虽说不能排在末位,却也差不多了。
但是此时跟一号首长对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刘士卿。环保对别人来讲,是一个不赚钱或者赚钱比较少的行当,但是对刘士卿来讲,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利润也是相当的馋人的。
比方说污水处理,现代的科技水平,因为比较落后,所以污水处理厂占地大,投资高,再加上普通污水处理厂处理完的中水,并不能当成饮用水。只是用在一些工业环节或者是景观用水,所以收益方面是很低的。如果想把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成可以引用的自来水,投资可要翻着翻的往上涨,收益就更小了。
而刘士卿掌握着不少污水处理的新方法,投资非常的小,正常运作起来的话,占地也用不了多大,成本大幅度降低,收益自然是打着滚的往上涨了。当然现在因为时机不成熟,刘士卿一直没有往外拿罢了。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包括污水处理在内的环保产业,绝对是银河实业旗下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首长,您让我投资环保产业,这没有问题,反正做企业做什么不是做呀。何况做环保,不但能够赚钱,而且还可以青史留名,顺带着还能够改善国内的生态环境,这种一举三得的好事,可不太多。”
刘士卿短短几句话,让一号首长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不过刘士卿后面的几句话,也让一号首长认识到了刘士卿见缝插针的性格。
“不过。首长您也知道,国内环保产业发展之所以缓慢,和政策滞后有很大的原因。您看能不能多给我一点优惠政策呀?”
刘士卿的要求往大了说,是在找一号首长要政策,往小了说,就是在要好处。一号首长微微一愣,自从他被老首长确定为接替人之后,就很少有人敢跟他用这种态度说话了,即便是有,一般也是政府方面的人,至少也都是部长、省长一个级别的人物。
一号首长没有恼怒。他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从政,都是从政府层面上,处理当政之地的经济问题。在被老首长调入中央之前,想刘士卿这样当面要政策的人,并不少见。他此时颇有一股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和地方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讨价还价的感觉,他也能够理解这些企业家的想法,毕竟企业想发展,总是要想尽一起办法去少背一些包袱。
“小刘同志,想要政策,可以呀。但是我可不是能够随便开口的,至少得看你值不值得政策扶持呀。你说说看,你凭什么向我要政策呀?”一号首长面带微笑,认真的说道。
旁边的牛启华捏了一把冷汗,心道这刘总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敢跟一号首长要政策。而一号首长也真是有大肚量,竟然笑眯眯和刘总讨价还价起来。
刘士卿沉吟片刻,“如果政策合适的话,我愿意在五年之内,投资至少150亿美元搞环保。首长,你说,这么大的投资究竟值什么价?”
一号首长呵呵一笑,“小刘同志,你的手笔
恰好这时候冒出来一个银河实业,投入大量资金搞环保,一号首长自然而然就把银河实业当成了典型,指示要大力宣传银河实业这样的企业。这还不算,一号首长又亲自操刀上阵,游说刘士卿要多搞一些环保产业。这是看准了银河实业庞大的现金流以及刘士卿对环保旗帜鲜明的支持力度。
如果换成是别人,这会儿肯定是顺着一号首长的话,连声应是,哪怕是环保不赚钱,回头也要建那么两三家专门做环保的企业,让一号首长觉得他的要求没有落空。但是也仅仅止步于此,不会再进行更多的投资。做企业,赚钱才是第一要素,环保虽说不能排在末位,却也差不多了。
但是此时跟一号首长对话的不是别人,而是刘士卿。环保对别人来讲,是一个不赚钱或者赚钱比较少的行当,但是对刘士卿来讲,却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产业,利润也是相当的馋人的。
比方说污水处理,现代的科技水平,因为比较落后,所以污水处理厂占地大,投资高,再加上普通污水处理厂处理完的中水,并不能当成饮用水。只是用在一些工业环节或者是景观用水,所以收益方面是很低的。如果想把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成可以引用的自来水,投资可要翻着翻的往上涨,收益就更小了。
而刘士卿掌握着不少污水处理的新方法,投资非常的小,正常运作起来的话,占地也用不了多大,成本大幅度降低,收益自然是打着滚的往上涨了。当然现在因为时机不成熟,刘士卿一直没有往外拿罢了。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包括污水处理在内的环保产业,绝对是银河实业旗下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首长,您让我投资环保产业,这没有问题,反正做企业做什么不是做呀。何况做环保,不但能够赚钱,而且还可以青史留名,顺带着还能够改善国内的生态环境,这种一举三得的好事,可不太多。”
刘士卿短短几句话,让一号首长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不过刘士卿后面的几句话,也让一号首长认识到了刘士卿见缝插针的性格。
“不过。首长您也知道,国内环保产业发展之所以缓慢,和政策滞后有很大的原因。您看能不能多给我一点优惠政策呀?”
刘士卿的要求往大了说,是在找一号首长要政策,往小了说,就是在要好处。一号首长微微一愣,自从他被老首长确定为接替人之后,就很少有人敢跟他用这种态度说话了,即便是有,一般也是政府方面的人,至少也都是部长、省长一个级别的人物。
一号首长没有恼怒。他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从政,都是从政府层面上,处理当政之地的经济问题。在被老首长调入中央之前,想刘士卿这样当面要政策的人,并不少见。他此时颇有一股在地方任职的时候,和地方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家讨价还价的感觉,他也能够理解这些企业家的想法,毕竟企业想发展,总是要想尽一起办法去少背一些包袱。
“小刘同志,想要政策,可以呀。但是我可不是能够随便开口的,至少得看你值不值得政策扶持呀。你说说看,你凭什么向我要政策呀?”一号首长面带微笑,认真的说道。
旁边的牛启华捏了一把冷汗,心道这刘总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敢跟一号首长要政策。而一号首长也真是有大肚量,竟然笑眯眯和刘总讨价还价起来。
刘士卿沉吟片刻,“如果政策合适的话,我愿意在五年之内,投资至少150亿美元搞环保。首长,你说,这么大的投资究竟值什么价?”
一号首长呵呵一笑,“小刘同志,你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