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一天挣一座金山回来
�业高看一眼,准备回头在开会的时候,提醒一下各个部门的头头,千万别到银河实业惹麻烦,以前他们只是把银河实业当成了一个大财主,现在才知道银河实业不仅仅是一个能够活跃地方经济的大财主,还是一个背景深厚的企业。张国基在参加完开幕式后,就给武灵市公安局的局长打了个电话,让他把“公安局重点保护单位”的牌子给银河实业以及银河实业下属的各个单位送了去。

  上午九时整,车间外面的礼炮连响了21响,前副总理将控制生产车间供电的总闸给扳了上去,生产车间的机器开始运转。数百斤的中药材,被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了车间里面,先是进行紫外线消毒,然后被不同的工人投递进输料口中。

  这条生产线是经过刘士卿精心规划的,保密性非常的好,每一个输料口只对应一种药物,每一个工人只负责这一个输料口,而他工作的地方,和其他输料口的工人是严格隔离开的,钢化玻璃承担了隔离的角色,而且每个操作间和每个操作间都隔得很远。

  这仅仅是第一道保密措施,第二道保密措施,并不是每个输料口的料都会进入熬制炉中。绝大多数都会在进行了长距离传输后,进了焚化炉,烧成灰烬了。所需的药材在做了一些迷惑人眼球的运动后,才进入到熬制炉中,进行熬制,最后成为强体药剂,进入一个全密闭的炉腔内,配水进行稀释,最后再灌装,贴标,包装,出厂。

  这条生产线的设计图已经被军方从设计单位要走了,研究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彻底搞明白所有的细节,像熬制炉的温度调节,就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内容,可惜这一块是这条生产线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完全采用电脑控制,据说程序是刘士卿在请教了几个程序员后,亲自编写了程序,在输入之后,就把核心元件给密封起来了,任何人都接触不到。

  在快中午的时候。第一批包装完整的强体饮料顺利的从生产车间中运了出来。早就等不及的军方人员,马上从中随机挑选了几瓶,进行了一系列的化验,在确认强体饮料完全达标后,戴国斌大手一挥,整箱整箱的强体饮料,就被搬上了军绿色的货车,一瓶也没有给饮料厂留下。

  军方和饮料厂的货款结算,采取月结制度,每个月的头五天为结算期,结算上个月的货款。饮料厂和美欧等国不发生直接的接触。他们会从军方的渠道提货,然后根据具体提走的数目,把货款直接打到银河实业的账面上。货款的结算采用一周一结的方式,在每周的头两天,将上一周的货款打过来。

  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是年产三亿瓶,这是在机器不停工,每天二十四小时运转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每日生产八个小时的话,饮料厂每天可以生产强体饮料差不多27.4万瓶,需要数十辆货车才能够装载走。

  第二条生产线的建设已经提到了日程上,原来为银河实业制造生产线的那家单位,正在日夜加工的生产第二条生产线,大概7月底的时候,就能够在饮料厂的另外一片厂房中安家落户了。

  与会的每一位领导,都被赠送了两箱强体饮料,每箱24瓶,两箱正好24组。这些领导有的还不知道强体饮料是个什么玩意儿,回去之后,稀里糊涂的就送了人,等到知道强体饮料的效果后,再想从饮料厂索要强体饮料,就需要自己掏钱买了。军方在饮料厂派驻有代表,别的什么都不干,就一门心思的盯着强体饮料的进出,任何人都别想从他的眼皮子底下带走一瓶强体饮料。只有经过他审批,交了货款,才能从库房中提取强体饮料。

  军方拟定的对外销售价是一组两百五十块华夏币,而他们从饮料厂提货的价钱是一百四十五华夏币,等于每一组赚了一百零五块,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盈利点了。

  由于国家政策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