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营救行动(二)
  一个前不久刚从民兵自卫队调进侦缉队的士兵,对特种部队的武器装备不感兴趣,而是小心翼翼地问:“王参谋,司令部长官明知道越g老窝在这儿,我们被俘的兄弟也被关在这,为什么不多派点人”

  新兵就是新兵,不管军事素质有多好,打起来有多勇敢。

  不等王心钧开口,郝永便眉飞色舞地说:“不光司令部长官知道,西贡那些高官估计也知道,可知道又能怎么样人家有腿,会跑,而且在国军内部和驻地周围有好多探子,你一动,他们就能收到风声,所以说人多不一定管用。”

  “是啊。”

  王心钧微微点了下头,低声补充道:“从西宁到这儿一百多公里,地形那么复杂,凭第三战术区那几个师根本拿不下他们,人来多了他们往柬埔寨跑,人来少了他们打伏击。我们不一样,我们是绕道柬埔寨抄他们后路。

  不过你说得有几分道理,这次兵力确实有些少。但上面有上面的难处,一是要防止打草惊蛇,不能派太多人。二是要顾忌到国际影响,不管怎么说柬埔寨也是主权国家,你不能大张旗鼓派兵进入他国领土。”

  “那就是侵略。”

  “侵什么略,依我看他们跟越g就是穿一条裤子。”

  正聊得火热,前面用红色手电发来提高警惕、减速慢行的信号。

  已钻进越g肚子里,周围随时可能出现敌人,谁也不敢懈怠,一个个端起枪,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准备应对有可能的伏击。

  特种部队二大队6分队的橡皮艇,航行在最前面,与大部队拉开约700米距离,分队长罩着油布,用手电再次确认位置,旋即打了个手势。

  引擎关掉,两名步枪手放下武器,换上小桨,一边慢慢的往右前方划行,其他队员严阵以待,警惕的观察河岸,大约划了五六分钟,岸边传来几声鸟叫,三长一短,在宁静的夜空下显得格外清晰。

  分队长钟国兴按照作战计划中规定的接头暗号,立即加以回应,不一会,河岸边出现一个人影,一个劲朝小艇招手。

  6分队比其它分队多一个人,蒯台龙是昨天下午才加入的,中尉军衔,据说来自第四战区情报处。事实上他并非现役军官,连军人都算不上,而是“越华文艺研究会”情报部门人员。

  他与分队长对视了一眼,端着步枪翻身下艇,一步一步蹚水上岸,队员们紧张到极点,生怕这是一个圈套。

  “荒城临古渡”

  岸上的人不假思索地回道:“落日满秋山”

  尽管对眼前这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蒯台龙仍用客家话低声问:“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岸上人把他拉上岸,激动不已地问:“蒯先生,您怎么亲自来了”

  方乐先,如假包换的客家人,薄寮特训班一期,1956年化名阮文乐打入越盟,为了让在敌方内部站稳脚跟,进而被越g委以重任,蒯台龙在桂青山授意下不止一次出卖过国军。

  事实证明,之前的努力没白费。

  他从古芝地区的一个普通游击队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南解的营级干部,去年三月,甚至被调到南方司令部,协助南方局的一个首长负责后勤工作。

  “你在这么危险的环境下坚持那么多年,我为什么就不能冒一次险。”

  蒯台龙拍了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