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也就在那个时候,匈族出了一位厉害的可汗,将草原的部落大部分统一起来,想要夺取中原的土地和物资。从那时起,中原与匈族便常发生征战。大成建朝一来,与匈族之间也是常常发生征战,甚至有过三次大战,虽然都是大成取胜,但也对大成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大成皇帝一直想与匈族议和,无奈匈族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于是议和的事儿也就一直未成。

  此次匈族主动提出议和十分突然,大成皇帝也是惊讶,但更多的是担心匈族此次议和是别有所求。于是施天宇被皇帝选中,在匈族特使与大成商谈期间全程陪同。原本陪同特使的应该是忠武将军,但忠武将军年事已高,此次回朝后皇帝也不想他回北地领军,且皇帝本就有心培养施天宇成为大成的大将,所以这陪同谈判的人就定下了施天宇。一来算是对施天宇的试探,看看他是否真的适合领军打仗,二来也让施天宇多了解匈族一些,即使议和不成,以后兵戎相见时也不会两眼一抹黑,摸不清敌方的情况。

  所以,施天宇变得忙碌起来,童颜的事情也根本忙不过来多想。

  匈族特使来访,皇帝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去关注之前各部的问题,一句话将之前种种问题抛给了吏部,你们这些人拿着朝廷的俸禄,总不能不干事吧。吏部尚书战战兢兢的接手了皇帝抛来的问题。既然皇帝之前已经在追查各部的问题,而吏部卖官之事确实也是让皇帝火冒三丈,如果此时吏部不处理几个人,等特使走后,更是没法子向皇帝交代。于是吏部尚书从名单中选出了十个人,根据情节轻重,收监的收监,罢官的罢官,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总而言之,要拿出一个态度给皇帝看看。而童大老爷毕竟没有真正花银子买官,更何况混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散官,并未获刑,只是直接被吏部罢了官,判了流放。吏部将名单与各人的量刑写了折子上奏了皇帝。

  这事儿在朝堂上算是了了,皇帝看了吏部的折子,虽然不算满意,但也没有深究,吏部这样做,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买官卖官的问题发生。只是户部的银子,皇帝仍是下令继续查,国库的银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此次议和不成,说不定又会有战乱发生,银子填不上,大成不保啊。

  施天宇自然也知道了童大老爷被发落的事情,既然苗昱谣如此看重童颜,施天宇也觉得童颜一个女儿家,跟着这么个爹被流放,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儿,便寻了机会向皇帝求情。施天宇将童大老爷的种种劣迹细数给了皇帝,皇帝想想,童颜不但前面十年没有爹,好不容易有爹了,当爹的还这么不是个东西,如果再跟着这不是东西的爹去流放,确实太过不公,便也寻了个由头,将童大老爷的全家流放改成了童大老爷一人被流放,让童颜自己回去江南,童勋凡也准了让他自己回去前国子祭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