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
�好,这给人的印象上就落了下乘。”张秀才继续道。

  “那该怎么办?”牛牧之看着张秀才这副不慌不忙的样子,知道他多半是会的,于是便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果然,张秀才跟他说:“你还小,现在开始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着急。”

  “多谢先生!”牛牧之向他道谢。

  接下来,张秀才就开始今天的教学,这个时候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没有什么拼音之类的,在后世通用的汉语拼音,是天/朝建立之后才出现的。而之前民/国时的注音字母也是清亡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在这边教孩子认字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背诵认读课本,比如说,牛牧之现在用的这本《三字经》。

  当然,此时的牛牧之除了要学会认读之外,还要同时学会官话,这可是个不小的工作量,还好牛牧之不是普通的孩子,并非一点基础也没,学起来倒要还好。

  而且,可能应为这里地处北方的原因,那官话,和他们方言差的也不是太多,他学起来倒也还好。

  不过,牛牧之还是放慢了学习速度,他现在想表现得,是一个比常人聪明一点的普通孩子,并不是想做一个神童。毕竟,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懂的,一开始锋芒毕露,对他日后也不利。

  但是如此,他也很让张秀才惊喜了。虽然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天赋,但他学习的态度让张秀才很是满意。

  小小年纪的,没有丝毫懈怠,连一句累也没有说,这份心性,便是世间少有。想他幼时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也没有这般沉稳,这孩子,是个可造之材啊!

  要知道,科举之路,最重要的就是心性。那些惊才绝艳之人世间罕见,其余的人,不过就是比谁更用功,比谁心性强罢了。

  牛牧之还不知道他给张秀才留下了这个印象,如果知道了,他大概会说……这是个美丽的误会吧……他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并且也不是那种学不进或者不爱学的人,有这样的态度,还是很正常的。

  张秀才没有教他太多,教完他规定好的内容,他就让牛牧之自行复习,然后进了里屋,牛牧之猜想,他大概是去看他娘了。

  牛牧之一个人也没有发呆,而是抓紧时间复习张秀才教他的内容。首先的,就是官话了,他对照着书本读了许多遍,然后再背,力求能做到脱口而出。然后便是字的认默,虽然他看见繁体字会认识,但写起来,终究是有些困难。

  而且到底是用了简体字二十多年的人了,万一以后写的时候不小心带出来了,那可就麻烦了,不如趁现在,把基础打打好。

  因为张秀才没有说让他开始写字,他便用手比划着,在桌子上练习。张秀才进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这样一副情景,对于自己这个学生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温习的怎么样了?”张秀才问道。

  “先生,我觉得差不多了!”牛牧之挺起小胸膛,骄傲地说道。

  张秀才就喜欢这种性子,闻之,便也笑道:“好,那我便来考考你!”

  他将先前教的内容大致询问了一遍,牛牧之果然回答得分毫不差,张秀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这早上的内容你都学会了,那你就先歇会儿吧!等你家里人来接你,你再回家。”张秀才没有急着教他新的内容,而是给了他一个小小的休息时间。

  牛牧之暗暗想道,这位先生,倒也是个心细的,做事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