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忠义难两全
�内心想法,苏策显然是没有去考虑的,苏策所要考虑的,却是从整个大局去着手,从大局上去出发想事情,而不会因着某个人的情绪而去改变什么。

  所以,在这锦竹关前,虽然行此事感觉有些下作,但是苏策确仍然是同意了庞统的意见,着人上锦竹关面见锦竹关内守将张嶷,陈说厉害,说之来降。

  当下,苏策把眼看去,想找个人前去关内说降。只是,满满一票皆是大将,唯一有数的几个智者,鲁肃他是个仁厚君子,这事儿找他就不对,徐庶也跟鲁肃差不了多少,让他去做这等威胁人的事情,苏策也是不放心的,而跟来的陆逊此时确又太过于年幼,苏策是直接给遗忘了,说来,此时最合适的人选当属庞统。

  怎奈庞统此时还同法正,张松他们在成都呢。

  左右看看,苏策确是有些后悔,怎么没有把刘晔带来,想来刘晔对于这事儿确是最为厉害。

  正自苏策为难之际,确见得坐下那陆逊,此刻确是站了起来道:“逊愿前往锦竹关,说那张嶷来降。”

  “这。”看着此时年尚方十四五的陆逊,此刻确犹如小大人般,站了出来,玉面青衫,仿佛间,确是让苏策看到了当年那周公谨的风彩。

  对于陆逊,苏策一直是持着培养陆逊为谋士接班人的打算的,毕竟,如今苏策帐下的谋士,年老的如陈宫,贾诩等人,都年近六十了,而中青壮一辈的徐庶,鲁肃,刘晔等人,亦是年近三十,再过个十几二十年,这一批谋士,几乎都是老的老,死的死,为了不让苏策帐下谋士后继无人,苏策当初在寻到陆逊后,就把陆逊当成谋士接班人来培养。

  当然,苏策还看中的一人,确正是那如今还在淮南陈宫帐下的吕蒙,只是苏策确没有明说,只是暗中着那陈宫多多提点于吕蒙,仅此而已。

  只说此时陆逊站了出来,说要入锦竹关,去说那张嶷来降,苏策考虑了一下,想想这陆逊带了他也有数年,想来也该是让他独自去面对了。

  且说在锦竹关外,正待苏策准备着诸般大将,准备攻城事宜之时,确不妨此时,确收到庞统书信,言明只需拿那刘璋一家子性命为挟,那张嶷必降。

  想想此计,虽然有些下做,感觉不甚光彩,但是,如今苏策初得益州,恩信未立,若是强行攻打,不说原本一帮子川中降将们会如何想,这已经归降于苏策的一众川兵们又会如何想,毕竟,曾经的他们乃是同僚,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是同是蜀中人,各有妻儿父母在堂,若是死上这锦竹关五六千人,你让他们如何去想。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确是这锦竹关内的六千川兵们,乃是在尽忠义之臣的本份,守的乃是忠义之死节,如此情况之下,若是苏策领兵去攻打,把这六千人屠了个干净,那你让这一帮子归降于苏策的大将和川兵们如何去想?

  别人是尽忠效死以全名节,而他们确是早早的降了,这两厢一对比,那可是相差的太多太多了。

  只是,想要这张嶷平白无故的大开锦竹关门而降,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思来想去之后,苏策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了庞统此计,着一能言善辨之士入锦竹关,去见这张嶷,说服这张嶷来降。

  正好,当下里,确有那陆逊出列,请言愿往锦竹关一行,苏策本还在犹豫,但是边上鲁肃,徐庶二人皆是赞同,再加上苏策本身也是有意要磨练一下陆逊,所谓好铁不打不成器,到得如今,陆逊年至十四五,也是该出去有所作为了。

  当下,苏策应了下来,只让陆逊单人只马前往那锦竹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