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戍边三年满身风雪终开窍
��靠命不靠运也不靠风水,全拼着读书鲤鱼跳龙门的李家女婿,徐震,被一位现在已经埋进八宝山供人瞻仰的中央大佬戏言过一句可惜我没有女儿,不然那轮到你李老头捡这么个宝贝堪称人中龙凤评价的厉害角色,不紧不慢的在中央机要局里做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工作,安排行程送下信件的以至于外界都有人传闻这位女婿极不得李老欢心才落到现在替人跑腿干活的下场!

  直到反复琢磨了两个月的李夸父现在冷不丁的一想才觉得这位李老爷子还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啊!

  接着便是轮到了王家,四合院大榕树下经常闭目假寐的王老爷子王书生可的的确确算得上一代儒将了,和曾经自家泥腿子出身,后来济大运顺势用命而起当过二野参谋长、副政委再到后来的副司令员的爷爷也算是旗鼓相当了各有千秋了,没有另一个李家那样张扬跋扈咄咄逼人,王家近些年来尽管依旧未曾淡出权利圈子,但怎么也是有些青黄不接的尴尬景象了,倒不是说子女是有多么平庸不堪,无非是兢兢业业与人相比之下略显不足了而已,北京城里能真正风生水起吞云吐雾的人物那个不是打小就是门户熏陶栽培加上自己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的修炼而来的道行,不过倒是听说一个叫王竹韵的孙女气魄非凡很有老爷子笔墨化刀剑腹有百万兵的风范,假以时日也肯定是能算得上一号人物了,见过几次面因为貌美如花气质超然给李夸父留下了不浅的印象,现如今独自持枪站在界碑旁的李夸父细细琢磨下更是觉得一个长得漂亮的女孩能有这么个评价实属不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近些年来王书生在几次重大交锋之中都淡然处之没有鲜明的表态难免有所波及,一副守成之势!

  至于些北京西山脚和中南海家属院里住的那些人因为平时无心接触了解很少,无非是见面点头之交,或许日后自己回到北京会多一点注意,但现在想来的确是有些为时稍早!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家和王家以后难免是后继无人之下日渐式微,而李家则很有可能苦心经营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局面,心思念及于此才是明白了老爷子对自己动辄打骂的良苦用心了!世家大族后继无人的辛酸凄凉还不是一句日薄西山处,昔日王侯乌衣巷口卖雨伞所能勾画的。

  就这样反复来去打发寂寞般的将自己北京城里知道的所有事情和人都是拿出来思忖咂摸的李夸父一想便就是整整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李夸父除了日常的训练外所有的时间基本上便是想事看人了,恶趣味很重的有些疯魔有些变态一个挨一个的将整个连队的人都是分析了一遍,当然粗略浅显了太多。

  其实北京城里这些外人看起来多么唬人的红二代红三代们一个个并不是应该多么的长袖善舞,城府深不可测的随便拎出去一个便是有祖辈马背上平定天下文治武功,那也实在是有点扯淡了。

  宠命优渥的环境下比寻常家孩子面临的是更多的诱惑和压力,没有纨绔无能到不可救药已经很是难得了,至于些有真材实料能有番建树作为除了家中长辈的严苛要求外还真是和自己不懈努力分不开的!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得与失,看似权势滔天富贵荣华的侯门将府内亦是步步杀机处处惊心,除了视野和起点和寻常人不同外,一起还是要靠自己打拼争取,要说什么家中铺关系走路子给举上了风光艳羡的位置,没有几把刷子到最后连自己怎么摔死的都不知道!

  当年各地抄家关牛.棚的时候怎么没有人羡慕这些小崽子们呢?得失相当无关对错的!

  不要去奢望后来渐渐学会并且爱上读报纸、准时守着看新闻联播的李夸父能是有多么励志的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准备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一是的确闲的蛋疼无事可做,二是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