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弑夫
这些账册单子信件,很大一部分是那天,洪氏带着两府的人马,率先控制了西府的人马,而早早的控制起来的。

  淇国公府上那么大的内讧,外头不可能察觉不到,但是皆对那场内讧默许了。

  因为牵涉的不止京城内部,所以这次事件直到了二月中旬,才查了个大致清楚。同时,皇太孙系皇上从宫外抱来的,和皇族毫无血缘关系的流言传开,当然同时传开的,还有各种流言,其中比较盛传的,是皇太孙确实是皇上从宫外抱来的,但皇太孙是从皇上的别宅子中抱过来的,至于那个别宅子是谁,呼声最高的是颖宁侯。

  皇上和信国公君臣相得几十年,颖宁侯这个所谓的信国公庶子,是颖宁侯都八岁的时候,元兴二年大梁和北辽一战之后突然冒出来的。二十年后,颖宁侯改名换姓,从韩昭旭变成了傅旭,此后十几年,只以养父之礼对待信国公。坊间早就默认颖宁侯根本不是信国公的儿子,只是那颖宁侯又是谁的儿子?

  这个答案从极少数人的心照不宣,变成了一个放在台面上来说的情况之一。

  这期间,远在雄州的颖宁侯也没有申辩‘皇上别宅子’这个身份。

  没有申辩,就看大家理解了,是作为默许,还是清者自清?

  反正谁是谁儿子,谁不是谁儿子,在没有准确鉴定的情况下,就是最青天的,青天大老爷,也断不清楚这种麻烦的案子,而且也没有哪个青天大老爷,能传牵涉其中的当事人来,询问个明白。

  到底信哪一个流言。关键是选择,天子的那点儿,依了年纪说是天子年轻时的那点风流事,种下的因结成的果,是家事还是国事?皇位的继承秩序,是家事还是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