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伴读
,日子过得比小门小户的女孩子自在多了,进了府,就是当奴婢天天伺候人。
刘家准备了好几天,带了一堆东西,庄子上出入的账册,缴纳税赋等大笔银钱出入所得的各种票据;几个人的换洗衣服,还有刘三哥的几套衣服,是刘婶儿估计着儿子的身高做的;一路上的吃食,二十个咸鸭蛋,二十个皮蛋,一罐子咸菜,一罐子腌肉,一罐子肉末黄豆酱和一大包袱放五天不会馊的烙饼;还有整只的火腿,整条的腌鱼,整坛子各色腌菜干菜,两坛和庆府出名的桑子酒和几块上好的布料,部分捎带给儿子,大半是用来于府上的管事们联系感情的。
从庄子一路到京城的高恩侯府,交通是很便捷的。半夜从庄子出发,天亮走到望宿县,县里每天都有马车牛车来往在府县之间,搭上了马车,傍晚就能赶到和庆府,和庆府临着京杭大运河,每天有来往的官船,私船,货船,客船,走水路方便又安全,所以刘家人只要换三次交通工具,就能到京城的夏家了。
刘三桩一去一月,带回了儿子和满满一牛车东西。如同上辈子老爸老妈出差回来必带礼物,刘三桩进京一趟也是大包小包的回来。
刘婶儿一边为丈夫儿子掸风尘,一边道:“到底为了什么事,太太才让你上去一趟?要是为了租子的几百两银子,府里有人单管这事。”
刘三桩管这个庄子七年了,租子不是年年上缴,只有三次,头一回是五年前,把老侯爷的棺椁送入祖坟回程的时候,刘三桩交了两年的出息带了夏语澹回来;第二回是三年前,单管春秋两季租子的管事周显下来收的,顺便把老三带走了;第三次就是这一次了。
“为着好几件事呢,若是单为几百两银子,太太还缺几百两银子?”刘三桩的口气有些冲。
夫妻十几年,刘婶儿能不清楚刘三桩的秉性,道:“怎么,出了不好的事?若有不好的,你可别瞒着我,自己担着,有什么不好的,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刘婶儿在府里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伺候在少爷小姐身边,可是厨房有厨房的好处,给少爷小姐们做了好几年的饭,主子们还是记着这么个人的,还有伺候少爷小姐的大丫鬟们,刘婶儿当年没少应承她们,刘三桩能当上这个庄子的管事,刘婶儿没少使劲儿。侯府里别人不提,乔氏最倚重的管事媳妇周显家的,就和刘婶儿要好。当年大伙儿还在公府当丫鬟的时候,有一次周显家的生病了被挪了出去,刘婶儿拿出私房钱开了小灶时常给周显家的送些清淡养生的吃食,自古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就这一件事,周显家的就记着刘婶儿呢。
“且说不上是好是坏,最重要的事,带了好几袋新的瓜种回来……算了,这件事情不和你细说了,待会儿把佃户们叫齐了我还得再说一遍。”刘三桩想了想,知道瞒不得,后面还有刘婶儿出力的地方,道:“我说了你先别和我急,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正月里,老三挨了几下板子。”
刘婶儿一听心都揪一块了,急道:“什么,挨了板子?挨了几下,打坏了哪里?我们老三跟的是八少爷,是谁下的令?”
现在侯爷三兄弟的子嗣是一起排行,所以乔氏生的三子,夏译是长房长子,年十九,夏谦行三,年十六,夏诀行八,年八;夏文得和史氏的四子,夏讪行二,年十七,夏谱行四,年十五,夏谰行五,年十三,夏诨行七,年十一;夏文徘和石氏的三子,夏诩行六,年十一,夏详行九,年七,夏诙行十,年二。夏谱夏谰夏详夏诙是庶出,其他六位是嫡出。而嫡出中,乔氏所出的三子夏译夏谦夏诀,又比二房三房的更尊贵。夏诀身边的小厮,侯府有几个人能下令。
刘三桩一双粗大的手,包着刘婶儿的手安慰道:“说了你别急�
刘家准备了好几天,带了一堆东西,庄子上出入的账册,缴纳税赋等大笔银钱出入所得的各种票据;几个人的换洗衣服,还有刘三哥的几套衣服,是刘婶儿估计着儿子的身高做的;一路上的吃食,二十个咸鸭蛋,二十个皮蛋,一罐子咸菜,一罐子腌肉,一罐子肉末黄豆酱和一大包袱放五天不会馊的烙饼;还有整只的火腿,整条的腌鱼,整坛子各色腌菜干菜,两坛和庆府出名的桑子酒和几块上好的布料,部分捎带给儿子,大半是用来于府上的管事们联系感情的。
从庄子一路到京城的高恩侯府,交通是很便捷的。半夜从庄子出发,天亮走到望宿县,县里每天都有马车牛车来往在府县之间,搭上了马车,傍晚就能赶到和庆府,和庆府临着京杭大运河,每天有来往的官船,私船,货船,客船,走水路方便又安全,所以刘家人只要换三次交通工具,就能到京城的夏家了。
刘三桩一去一月,带回了儿子和满满一牛车东西。如同上辈子老爸老妈出差回来必带礼物,刘三桩进京一趟也是大包小包的回来。
刘婶儿一边为丈夫儿子掸风尘,一边道:“到底为了什么事,太太才让你上去一趟?要是为了租子的几百两银子,府里有人单管这事。”
刘三桩管这个庄子七年了,租子不是年年上缴,只有三次,头一回是五年前,把老侯爷的棺椁送入祖坟回程的时候,刘三桩交了两年的出息带了夏语澹回来;第二回是三年前,单管春秋两季租子的管事周显下来收的,顺便把老三带走了;第三次就是这一次了。
“为着好几件事呢,若是单为几百两银子,太太还缺几百两银子?”刘三桩的口气有些冲。
夫妻十几年,刘婶儿能不清楚刘三桩的秉性,道:“怎么,出了不好的事?若有不好的,你可别瞒着我,自己担着,有什么不好的,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刘婶儿在府里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伺候在少爷小姐身边,可是厨房有厨房的好处,给少爷小姐们做了好几年的饭,主子们还是记着这么个人的,还有伺候少爷小姐的大丫鬟们,刘婶儿当年没少应承她们,刘三桩能当上这个庄子的管事,刘婶儿没少使劲儿。侯府里别人不提,乔氏最倚重的管事媳妇周显家的,就和刘婶儿要好。当年大伙儿还在公府当丫鬟的时候,有一次周显家的生病了被挪了出去,刘婶儿拿出私房钱开了小灶时常给周显家的送些清淡养生的吃食,自古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就这一件事,周显家的就记着刘婶儿呢。
“且说不上是好是坏,最重要的事,带了好几袋新的瓜种回来……算了,这件事情不和你细说了,待会儿把佃户们叫齐了我还得再说一遍。”刘三桩想了想,知道瞒不得,后面还有刘婶儿出力的地方,道:“我说了你先别和我急,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正月里,老三挨了几下板子。”
刘婶儿一听心都揪一块了,急道:“什么,挨了板子?挨了几下,打坏了哪里?我们老三跟的是八少爷,是谁下的令?”
现在侯爷三兄弟的子嗣是一起排行,所以乔氏生的三子,夏译是长房长子,年十九,夏谦行三,年十六,夏诀行八,年八;夏文得和史氏的四子,夏讪行二,年十七,夏谱行四,年十五,夏谰行五,年十三,夏诨行七,年十一;夏文徘和石氏的三子,夏诩行六,年十一,夏详行九,年七,夏诙行十,年二。夏谱夏谰夏详夏诙是庶出,其他六位是嫡出。而嫡出中,乔氏所出的三子夏译夏谦夏诀,又比二房三房的更尊贵。夏诀身边的小厮,侯府有几个人能下令。
刘三桩一双粗大的手,包着刘婶儿的手安慰道:“说了你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