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年夜
�刘福通韩山童举义,元末乱世初显,才有机会扫荡群雄成就伟业。如果他活在忽必烈统一中原,蒙古重骑纵横天下之时,哪怕英雄盖世的朱重八,也只能在田间辛苦劳作,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如今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已经是乱世前兆,辽东女真逐渐强盛,虎视眈眈的威胁着大明。陕北之地乱象初显,仅仅王嘉胤,王左挂就各有上万人马。”
“攻破县城,杀官造反的大股流民,还有我们,王大梁,点灯子三家,规模很小的饥民盗匪更是数不胜数。整个陕北之地,现在已经十民七盗,大明朝将百姓逼到这种地步,看来是离灭亡不远了。”
金娘有些崇拜的看着刘宣滔滔不绝的分析时政,脸色却有些发红。她看着热气腾腾的水饺就要煮烂,金娘轻轻推了刘宣一把,开口说道:“夫君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还不快去捞饺子,如果在等片刻,饺子就全都煮烂了。”
哪怕刘宣已经成为一军之主,但是吃上一顿饺子也很不容易。眼见饺子快要煮烂,刘宣马上端起盘子,将锅中的水饺一一捞上来。
刘宣分出十几个水饺,将候在外面的桃花绿杏喊进来说道:“今日我在家中,就不用你们二人伺候了。”
“大家过一个年都很不容易,今天除了值哨的士兵,其余的兵卒也全部放假。你们的夫君,都已经回到家中,你们还是赶快回去,与家人孩儿一同过年吧。这一盘饺子,我和金娘也吃不下,你们二人也别嫌少,拿去分分给孩子吃吧。”
桃花与绿杏伺候金娘已经快两个月,已经了解了刘宣夫妇的为人,知道刘宣不是客套,于是飞快的将这些饺子均分,拿回家中给孩儿食用。
在刘宣的军中,无论战兵还是老弱,寻常都是吃大锅饭。只有过年过节犒赏三军之时,才会以家庭为单位单独吃饭。
为此,刘宣还发动陶工,烧造了不少陶罐套碗。让铁匠动用宝贵的铁料,赶制了不少铁锅,赏赐给有功士卒的家庭。
等刘宣吃完饺子,金娘收拾好碗筷,刘宣挂上桃符,将自己亲自写好的对联贴在门上。
只见上面写到:流民岁月修得智勇双全,征伐生涯练就铁胆雄风,横批:勇往直前。
这一首对联,尽管看着粗俗,刘宣写的简体字更像错别字,字体也有些歪斜。但是却带着一股激烈的豪情壮志,让人望之不敢小看。
“如今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已经是乱世前兆,辽东女真逐渐强盛,虎视眈眈的威胁着大明。陕北之地乱象初显,仅仅王嘉胤,王左挂就各有上万人马。”
“攻破县城,杀官造反的大股流民,还有我们,王大梁,点灯子三家,规模很小的饥民盗匪更是数不胜数。整个陕北之地,现在已经十民七盗,大明朝将百姓逼到这种地步,看来是离灭亡不远了。”
金娘有些崇拜的看着刘宣滔滔不绝的分析时政,脸色却有些发红。她看着热气腾腾的水饺就要煮烂,金娘轻轻推了刘宣一把,开口说道:“夫君絮絮叨叨的说个没完,还不快去捞饺子,如果在等片刻,饺子就全都煮烂了。”
哪怕刘宣已经成为一军之主,但是吃上一顿饺子也很不容易。眼见饺子快要煮烂,刘宣马上端起盘子,将锅中的水饺一一捞上来。
刘宣分出十几个水饺,将候在外面的桃花绿杏喊进来说道:“今日我在家中,就不用你们二人伺候了。”
“大家过一个年都很不容易,今天除了值哨的士兵,其余的兵卒也全部放假。你们的夫君,都已经回到家中,你们还是赶快回去,与家人孩儿一同过年吧。这一盘饺子,我和金娘也吃不下,你们二人也别嫌少,拿去分分给孩子吃吧。”
桃花与绿杏伺候金娘已经快两个月,已经了解了刘宣夫妇的为人,知道刘宣不是客套,于是飞快的将这些饺子均分,拿回家中给孩儿食用。
在刘宣的军中,无论战兵还是老弱,寻常都是吃大锅饭。只有过年过节犒赏三军之时,才会以家庭为单位单独吃饭。
为此,刘宣还发动陶工,烧造了不少陶罐套碗。让铁匠动用宝贵的铁料,赶制了不少铁锅,赏赐给有功士卒的家庭。
等刘宣吃完饺子,金娘收拾好碗筷,刘宣挂上桃符,将自己亲自写好的对联贴在门上。
只见上面写到:流民岁月修得智勇双全,征伐生涯练就铁胆雄风,横批:勇往直前。
这一首对联,尽管看着粗俗,刘宣写的简体字更像错别字,字体也有些歪斜。但是却带着一股激烈的豪情壮志,让人望之不敢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