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成婚
>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

  问名,即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合婚,由媒人到女方问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并写成庚帖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不吉祥,(俗称“三日好”),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分别占卜合婚,确定相生还是相克)。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并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只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但女方必有回礼。男女双方都要给亲戚、朋友、四邻送饼食。糖果,报告亲事已定。相当于现在的订婚,俗称“行定”、“食定”,“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送聘”、“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这时女方要回礼,也要有饼食、糖果赠送亲朋和邻居。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择日”、“送日”、“提日”,这时,男方、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送女方的贺礼也称“送花粉”。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常见的迎亲有两种形式,一是新郎上门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门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己门口等亲。

  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亲程序繁多,新娘出门之前要给兄弟姐妹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到男方家门口,新郎要踢轿门,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洞房要吃合房圆(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和上厅拜见公婆。

  古代富家子女结婚,一般都严格遵循六礼的步骤,而普通人家结婚则大多从简。

  刘宣不想让金娘感觉到遗憾,尽管条件简陋,但是攻入董家堡之后,还是一直精心的准备着这门亲事。

  充当媒人的是赵鲁,因为没有活雁,刘宣就弄了两只活鸭充数,以孙登充任算卦的先生,用缴获的黄金为金娘打造了一套首饰,将这六个程序全部走完。

  而今日,就是刘宣成亲的黄道吉日。

  刘宣身穿大红的棉布袍子,里面穿着青缎色棉袄,脚下蹬着牛皮长靴,头上戴着一朵红绒花,骑着上好的河曲马,后面跟着吹唢呐者、提锣者、提灯者、提蓝者、抬箱者、抬轿子人的,总共二十多人。

  这些人,除了鼓乐手之外,都是刘宣以前的亲兵,众人喜气洋洋,奋力的敲着锣打着鼓,将唢呐吹得震天响,慢慢悠悠的朝着董府而来。

  刘宣进入董府,赏赐了众人不少银钱,然后将金娘报入花轿中,迎回了自己的房中。

  在礼仪先生孙登的指挥下,两人拜过天地,正式成亲。

  今日刘宣大婚,自然杀猪宰羊,大宴宾客,凡是在攻入董家堡之前加入刘宣军队之人,全在邀请之列,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