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闹饷
好,因为士卒连续闹饷,顾世虎已经斩杀了三人,这三人,都是军中威望很高之人,他们的袍泽故旧早已经怒发冲冠,众人一番鼓噪,营中已经彻底大乱。

  顾世虎见情况不对,慌忙收拢住家丁斥候,这些官军中的精锐,欠饷远没有那么严重,在顾世虎平日笼络之下,还能听从军令。

  叛乱的士卒,一拥而上,抄起手中的兵器,就要向董家堡冲去,想要进去劫掠一番。

  顾世虎知道董家堡的事情非同小可,又见乱兵没有队形,非常混乱,于是他当机立断,亲率家丁斥候,整编好队形,向乱兵中冲去。

  乱兵一窝蜂的冲向董家堡,既没有组织,也没有阵型,自然抵挡不住顾世虎的冲击,纷纷溃散而去。

  经过这么一闹,顾世虎手中的实力大减,手下的家丁,经过几次战斗,也死伤了十几人,手下的骑兵,也从百人左右的规模减到七八十人。

  至于普通的士卒,也大部分逃散,顾世虎收拢住溃兵,斩杀了几个刺头,大致一清点,现在只有二百多人,加上家丁斥候,也不到三百人了。

  顾世虎连忙将兵变的情况报告给了张云柯,到了如今这个情况,张云柯也不敢继续苛待顾世虎,毕竟现在他还要靠顾世虎带兵打仗,如果真的丢了县城,他张县令只怕马上会被大明天子砍了脑袋,毕竟这位大明天子,还是非常狠历的,就连前朝的老臣,都不留一点情面。4

  注释1:漂没在明朝指克扣军饷,从毛文龙的奏报来看,辽东关宁军的粮饷基本上漂没四层,而他的东江镇,几乎只能领到不到一半,除了上级的文官外,领军的武将也要克扣军饷,吃空额,这些贪污的钱财,除了自己穷凶极恶的享受外,还需要恩养家丁,为最精锐的士卒发军饷。

  注释2:崇祯元年(1628年)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欠举人艾诏的债,又无力偿还,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

  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两条人命在身,于是就与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因为勇猛善战,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注释3:军阀混战中的湖南,社会凋敝,民不聊生,田赋预征,百货增税,仍不能满足浩繁的军用,部队欠饷越来越经常。

  因为战争频繁,月饷常常不发。1919年到1920年末,湘军欠饷达23月之久。近10万军队不约而同闹起来,要求发清欠饷。各军呼应,向长沙开发,吓得总司令赵恒惕亲自出面,以田赋作抵,发了欠饷证,方告平息。

  事态之大,当时报纸均以显著位置予以刊载。在那次“兵变”中,士兵推举代表,行动上丢开了长官,均听命于代表会,秩序井然。团、营、连长虽不参加,大多也表同情。彭德怀被选为连的士兵代表,对那次士兵组织起来实行自治的力量,有很深的印象。”

  上面引用《彭德怀传》,彭老总不仅当兵时闹饷,在当了营长之后,也组织了几次大规模士兵闹饷。

  注释4:崇祯此人性格急峻,杀戮大臣如同猪狗,在位十七年,竟然换了五十二位内阁大臣,尽管当时的文官也确实不像话,但是崇祯一朝,还是有一些名臣猛将的,可惜崇祯残酷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