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裴行俭去逝
br />
  贺兰敏之拍了一阵,让裴行俭躺下休息一会后也无果,裴行俭伯咳嗽声还越来越厉害,他只得吩咐裴府的家人进来服侍,他自己出去让候在外面的谢瑶环诊查一下。

  谢瑶环诊查一番后,说裴行俭是说了太多的话,累着了才这样,埋怨了贺兰敏之几句。

  贺兰敏之虽然还有一些话想和裴行俭说,还想再听裴行俭说点什么,但看他的这位师兄已经气色很差,咳嗽都停不下来,再听谢瑶环的话,也不敢再打扰他,只的讪讪地退了出来,想等裴行俭情况好点,再问点什么。今曰裴行俭和他所说的话太让他震动了,许多东西还要细细想一下后才能明白,现在的他,已经相信裴行俭真的不是凡人,有可能是类似他这样有什么特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所说的话,肯定会细细斟酌,不能不当回事的。

  当然还有几个他觉得非常重要的问题想问一下裴行俭,话说到这个份上,没必要相瞒了!——

  只是贺兰敏之再也没机会和裴行俭再说什么了,在这番话说了后的第四天,也就是天授元年五月末,裴行俭在洛阳去逝,终年六十六岁。在裴行俭病情恶化这几天,贺兰敏之将大多的事推托掉,守在裴行俭的病榻前,除了要尽当师弟的孝义外,还想找机会再问几句话,只是裴行俭再也没有精神好的时候,甚至大多时候都处于半昏迷状态,去逝的时候还是在熟睡中,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

  武则天听闻裴行俭去逝后,深为悲痛,下诏停朝七曰,追赠裴行俭为侍中、幽州都督、安国公,谥号为“献”,并赐其陪葬乾陵。

  裴行俭的家人,武则天也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在追赠裴行俭的诏令中,盛赞了其妻库狄氏有“任姒之德,左氏之才”,宣布封华阳夫人,并将其召入宫中,担任御正之职,负责管理教育宫中的女官,因裴行俭的几子年幼,武则天令尚书左仆射贺兰敏之负责照料。

  对于裴行俭的去逝,贺兰敏之非常悲痛,一位如父亲一样关爱他的人物去逝了,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迷茫了。裴行俭去逝前和他所说的话太直接了,让他有点难以适应。不过他也最终认可了裴行俭所说的,细细思量起他这位半仙级的师兄所说的话,并为此暗暗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天下是不可能风平浪静的,不说各州县及边关,朝堂中也很快就风云四起。

  许多大臣并不认同武则天当皇帝,更不能容忍大唐的国号被除,只不过在朝中身居高位的那些官员,全是些人精,他们清楚,武则天新即位,肯定要扬刀立威,站出来反对她的人没什么悬念会被重处,因此在武则天即位后,众臣表现的都挺恭顺,朝堂上一片风平浪静,没什么人站出来与武则天作对,“大周”的朝堂上,一片“祥和”之意!只是平静是短暂的,在几个月后,隐藏在平静下面的怒涛开始展现,朝中有大臣明里或者暗里,对当上了皇帝的武则天表示了不满。

  早就想演几出杀鸡骇猴戏的武则天,正期望着有大臣站出来,挑战她的权威,她可以用大臣们的鲜血,来扬她这位新即位皇帝的威名,威吓天下!

  刑部尚书刘祎之成为第一个倒霉的高官。在武则天即位后,刘祎之被授以刑部尚书的职,并在一个月后,被特许参加政事,成为政事堂的新晋宰相,这位老兄在当上宰相后,有点得意忘形了,忘记了宰相依然可以被武则天连根拔掉的。

  在武则天即位,以周代唐,北方突厥一些部落头领听闻此消息后,表现的“义愤填膺”,他们不能容忍此情况出现,他们事忠的是大唐,这些突厥部落头领以大唐被武周取代为由,准备联合起兵,兴兵讨伐武周,恢复大唐的国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