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的计划
世时候的蒋光头,统治中国几十年,军队中所依仗的大部是黄埔系的将领。

  贺兰敏之是挺欣赏老蒋的,老蒋的治军之道他要学,军校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一定要建立。

  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很多,作为一个穿越人,有许多现成、在后世时候所学的或者那时代所有的经验可以捡,就如金融、经济、民生、农业方面的改革,很多方面都可以借鉴后世的经验。

  现在天下百姓普遍只种一季,使的田亩产量极低,如今每人所占的田亩并不少,可以说是他所处后世时候的数倍,但粮食情况却很不让人乐观,百姓每年的粮食收入少的可怜,一有灾荒百姓家中可能就断粮,需要官府救济,或者逃荒。要是田地一年种几熟,那每亩每年的产量能增加好几倍也不一定,那样百姓存粮就非常足,满足吃饭所需根本不在话下。再是改进种植技术的话,精耕细种,并获取更优良的种子的话,那产量会进一步的提高,怎么都可以避免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知道粮食可以用于制作很多的物品,比如酒等,但因为粮食并不是很丰富,朝廷对此有严格的规定,酒都不能大规模私下配制,就是怕消耗大量的粮食,引起饥荒。要是粮食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了,这样的担心就完全没必要了。粮食不但可以大量用于酿酒等其他制造,还可以外销,卖到其他地方去,换来对我大唐有用的钱物。

  这几样都是很紧迫需要施行的政策,除这些外,贺兰敏之还想到其他更多的。

  现在军器监除大量生产已经改进、可以拉发引爆的手雷外,已经在制作火炮,就是那种最初级的青铜炮。这需要大量的铜及其他金属制品,现在的冶炼工艺非常低,每年的铜、铁等金属制品产量并不高,特别是铜,现在流通的钱币是铜钱,金、银、帛等虽然也是钱币,但并不用于流通,或者说没办法大规模流通,每年的铜产量大部都用于制造铜钱上,而制造青铜炮需要非常多的铜,钱和武器都是朝廷所必须的,这就出现了很难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想其他办法。

  改进货币的使用及流通形式是最好的手段。

  贺兰敏之所处的后世,流通的都是实际价值无几的纸币,在暂时还不能研制出纸币这种在印刷工艺不过关,很容易仿造的钱币时代,就要发挥金、银等贵重物品的作用,让金银也成为流通钱币,并要强制执行,由官方制作出类似铜钱的金、银币或者类似的东西,作为大额及稍大额的钱币,此举可以大幅度地减少铜钱的制造量,也可以方便客商的携带,极大地促进商业的繁荣。

  当然,除钱币改革外,还要建立诸如后世那样的银行,设立类似中央银行这样的机构管理全国的金融,并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支票或者银票可以通存通兑,进一步方便客商及百姓存取钱物。

  控制了大唐的经济命脉,是他需要做的事,在这些事上,他不担心武则天不同意,他是打着进一步振兴大唐经济,促进军事、民生、政务方面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旗号提出这些建议。

  这些建议确实可以让大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恩泽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肯定会得武则天同意,百官拥护,百姓欢迎的,而他只不过从中“抽取”一点私利而已!

  他准备回府后将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魏玄同、魏元忠等他引为亲信的人召来,一道商量此事,集思广益,尽快制定出最终可以施行的方案。

  武则天这次率百官去洛阳,是准备在那里长住的,若是贺兰敏之猜的不差的话,这个女人短时间内不想回长安来,甚至她要在洛阳称帝。

  贺兰敏之已经数次在武则天面前说过女人完全可以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