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收购还是捐赠
民间地约为这个数目地10倍。它们大多是在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加上1949年以后,尤其是20纪80年代以后盗墓走私出境的文物,目前至少有1000件中国文物流落异域。

  文物地流向往往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清末以来,故宫文物几经沧桑,有的散落民间,乃至国外,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也成为中国百年屈辱的yin影。

  我们故宫博物院从建国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为了促成流失海外的文物早ri回归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文物回购工作,从2003起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而启动了全面、系统、长期的国宝工程,

  望能够协助zheng fu,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回赠、回购、式,多渠道地追回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流失容易,要想一个个找回来可就难上加难,名单上每一个圆圈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大家都熟知的三希帖中的《中秋帖》和《伯远帖》。

  “三稀帖?”面沉似水的季凡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禁为之动容,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当年因乾隆皇帝将自己珍爱的3稀世书法珍品收藏于此,故得名“三希堂”。3件绝世书法分别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

  “1924年仪出宫时,企图将《快+s不想在神武门被查出扣留。ri后此帖随同故宫大批南迁文物几经转徙,最后被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至于其他两帖的命运则坎坷曲折。清亡以后,二帖流出宫廷,一度散落民间。

  1951年,时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度、缅甸。在途经香港做短暂逗留时,他意外得知流失的清宫国宝“二希”在香港。原来,二帖被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赎期限定在底。

  郑振铎急忙向zhong yang报告,希望zheng fu能够出资购买,以防国宝落入他国。大收藏家张伯驹也一直关注着二帖的去向,当得知典当给英国银行并yu出售时,便立即上书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得知后当即作出批示,在确定真伪之后,两件国宝以重价购回。1951年12月,王冶秋副局长亲自将二帖]:了两件国宝长达数十年的颠沛流离之苦。

  当然我们故宫赌博物院收藏保存的文物不光是靠回购,这里面也离不开有识之士的热心捐赠,张伯驹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无比敬仰佩服的捐献者。”

  “孙院长你说的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大家张伯驹吧?”季凡说道。

  “正是此人,张伯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他居住在父亲张镇芳购置的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旧别墅,当时豪华之极。有一天当他得知有人要将晋代大画家展子虔的《游chun图》转卖给ri本人的消息时心急如焚。他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将自已居住的豪宅出让给了北平辅仁大学,同时加上爱妻变卖的首饰,总共凑起了240黄金,才将《游chun园》这稀世国宝变为了自己的藏品。可是时隔不久,南京总统府的秘书长张群得知后,图》,却遭到张伯驹的严词拒绝。可是,他躲过了一劫,却难逃一难。正当他小心翼翼地守保着这件国宝时,汪jing卫的伪军师长丁锡山盯上了他,指示一帮恶棍绑架了张伯驹,并索要100金条,否则就撕票。在家人和朋友的营救下,他总算逃过了这场生死之劫。尽管他生活在这如此动荡的时代,为了收藏保护国家和民族的珍宝,他不惜举债而为之。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游chun图》无偿地捐给了国家,时隔三年,又将自己多年用重金收藏的《平复帖》、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蔡襄的《自书诗》册等稀世珍品质一共八件全部无偿地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只留下了文化部颁发的一纸奖状。他这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