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新忠臣
>   这一趟,第五伦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王莽最终弃第五伦自己的奏疏不顾,选择相信别人的说法。

  不能不信,因为朝廷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王莽颇为精通宣传之能,他当年政斗失败下野,就是靠着几百封贤良文学替他鸣冤的上奏复出,而能成功代汉,也与操弄舆论息息相关。

  他能将巴蜀的小野鸡说成是周代越裳氏所献白雉,是周公以来头一遭,翟义举兵反对时,王莽亦能派遣桓谭等德高望重的士大夫下到郡县代自己宣扬,压制舆情。

  虽然天下处处起火,土崩之势已现,但常安官吏们听到的,依然是一切向好。

  前队那边,严尤大将军剿寇五万,虎踞宛城,波水大将军窦融穿插敌阵,转进颍川,打算从侧翼包围贼寇,胜利在望!

  南郡则是田戎、秦丰两支贼人迫于官府压力,不得不聚在一起,来到江陵城下武装请降……

  赤眉大贼樊崇是畏我王师锋芒,慌不择路,向东遁逃,想要回老家莒城。

  定陶……定陶的沦陷实在是洗不清,王莽就当作没发生,耿艾尽忠殉国,他的爵位由其子耿纯继承。

  败仗都能洗刷成胜利,更何况是第五伦?朝廷大肆褒扬,魏成大尹平赤将军用兵如神,全歼赤眉贼十万,黄河为之不流啊!

  这大胜一出,常安满城庆贺,百官奉承说贼寇扫清有望,而五威司命陈崇虽然看不得第五伦获胜,但亦适时给王莽拍马屁,上了一封精彩绝伦的奏疏。

  “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能够预知成败,咸应兆占,是谓配天。”

  “配天之主,思虑则能移气,出言则能使物自动,施政则百姓甘心受化。先时天子下诏使第五伦兼任寿良连率,群臣颇多不解,然臣崇伏读诏书,窃计时辰,才惊觉陛下圣思始发,反虏已落下风;诏文始下,反虏大败;制书始下,贼虏投河。第五伦虽有功勋,然未及齐其锋芒,赤眉之所以败局已定,多赖陛下圣思也!”

  士卒用命,第五伦指挥得当固然有功,但最大的功劳,还是皇帝的一句话啊!

  总之,第五伦忠心为国,天子善于用人,英明神武,万事大吉,万事大吉。

  其余一切败仗、失地、丧师,都被来自黄河边的好消息掩盖了,必须掩盖,否则要出大事!

  既然得此大胜,第五伦当然不能不赏,王莽一高兴,遂给第五伦又升了官。

  “除为兖州牧,位比上公!”

  兖州牧,顾名思义,管兖州,第五伦若是知道了,只怕是想吐血。

  这新朝的兖州,辖巨野(山阳)、治亭(东郡)、寿良、陈留、济平(济阴)、泰山、有盐(东平)、莒陵(城阳)八个郡,然鹅……

  泰山是赤眉的大本营,从郡到县一切建制被扫了干净,荡然无存;有盐是成昌大捷之地,王师屠了一遍,赤眉再来一遭,早已赤地千里;济平刚被董宪攻下,火还烧着呢,而巨野正在被他进攻;更远的莒陵,是樊崇的老家,他正喜滋滋地带着十多万人马杀回去。

  此外,治亭郡的王闳也迫于盗贼威胁自身难保,算来算去,除了第五伦已经攒在手中的半个寿良郡外,也就陈留还算完好,其余几乎都被赤眉打成一片烂地。

  王莽不愧是王莽,从来不做一次亏本买卖,这是指望第五伦再接再厉,自带干粮,就靠一个兖州牧的名号,带着手下分驻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