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汉中张鲁
��,方得水。曹艹回至易州,重赏先曾谏者;因谓众将曰:“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

  曹艹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曹艹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吾也!”回顾众官曰:“诸君年齿,皆孤等辈,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肠崩裂矣!”

  郭嘉的左右,将郭嘉临死所封之书呈上曰:“郭公临亡,亲笔书此,嘱曰:丞相若从书中所言,辽东事定矣。”

  曹艹拆书视之,点头嗟叹。诸人皆不知其意。次日,夏侯惇引众人禀曰:“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

  曹艹笑曰:“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诸将皆不肯信。却说袁熙、袁尚引数千骑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本襄平人,武威将军公孙度之子也。当日知袁熙、袁尚来投,遂聚本部属官商议此事。公孙恭曰:“袁绍在日,常有吞辽东之心;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若容纳之,后必相图。不如赚入城中杀之,献头与曹公,曹公必重待我。”

  公孙康曰:“只怕曹艹引兵下辽东,又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

  公孙恭曰:“可使人探听。如曹兵来攻,则留二袁;如其不动,则杀二袁,送与曹公。”公孙康觉得此计不错,使人去探消息。却说袁熙、袁尚至辽东,二人密议曰:“辽东军兵数万,足可与曹操争衡。今暂投之,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养成气力而抗中原,可复河北也。”商议已定,乃入见公孙康。公孙康留于馆驿,只推有病,不即相见。不一日,细作回报:“曹公兵屯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公孙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于壁衣中,使二袁入。相见礼毕,命坐。时天气严寒,袁尚见床榻上无茵褥,于是对公孙康曰:“榻上甚冷,求加席。”

  公孙康瞋目言曰:“汝二人之头,将行万里!何席之有!“

  袁尚大惊。公孙康叱曰:“左右何不下手!”刀斧手拥出,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头,用木匣盛贮,使人送到易州,来见曹艹。时曹艹在易州,按兵不动。夏侯惇、张辽入禀曰:“如不下辽东,可回许都。恐孙策生心。”曹艹曰:“待二袁首级至,即便回兵。”

  众皆暗笑。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使者呈上书信。曹艹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重赏来使,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

  众官问曰:“何为不出奉孝之所料?”曹艹遂出郭嘉书以示之。书略曰:“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众皆踊跃称善。曹艹引众官复设祭于郭嘉灵前。亡年三十八岁,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

  曹艹领兵还冀州,使人先扶郭嘉灵柩于许都安葬。

  程昱等请曰:“北方既定,今还许都,可以早日商谈攻下江南之策。”

  曹艹笑曰:“吾有此志久矣。诸君所言,正合吾意。”是夜宿于冀州城东角楼上,凭栏仰观天文。时荀攸在侧,曹艹指曰:“南方旺气灿然,恐未可图也。”荀攸曰:“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

  曹艹大笑不语。却忽然发现某处有一处发出金光,曹艹遂命人发掘,得到一盏铜雀!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