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沂王,琅琊王
>   孙太后这些年也想明白了,为何在太庙杀人之后,皇帝就像忘记了稽戾王这个人,选择了冷处理,不是皇帝心里没气,这气儿很大,但说到底,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

  以江山社稷为重,简单的几个字,却重若泰山。

  皇帝是个好皇帝,孙子现在也改封了,压在孙太后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孙太后并没有被禁足,这偌大的皇宫,她想去哪里去哪里,这偌大的京城,她想去哪里去哪里。

  国朝有事,孙太后也会去观礼,比如春秋大阅,孙太后也要前往观礼,太子朱见澄入讲武堂时候,孙太后也去了。

  场面上的事儿,朱祁钰也从没让孙太后跌过面儿,甚至过寿的时候,那个朝中刚直的于少保,都拿着陛下准备好的寿礼给她贺过寿。

  至于自己的亲儿子、

  自己的亲眷满门,会昌伯府,孙太后也只能用咎由自取去宽慰自己。

  不这么想,能怎么想?

  任何动作去测试皇帝的底线,都是在找死。

  再说了,孙太后这些年也想明白,也确实是咎由自取。

  宣德年间,汉王府满门伏诛,甚至连那些府中的门客都被夷了三族,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孙太后本人就是亲历者,当然知道试探皇帝底线的下场。

  自古无情帝王家,今日还是圣眷正隆,稍有不慎,皇帝翻起来脸来,可比翻书要快得多。

  「你知道为何皇帝一点都不担心这濡儿长大了,会反噬皇帝吗?」孙太后靠在躺椅上,悠悠的说道。

  「为何?」太监伺候着孙太后用茶,还让宫婢们举起了华盖遮阳,边回答着。

  孙太后喝完了一盏茶,才开口说道:「皇帝把事情都坐在了明处,光明正大,日后这濡儿反噬了皇帝,那就是濡儿不忠不孝、无情无义,即便是在五常大伦里,也是站不住脚的。」

  「光明正大则无敌于天下,皇帝无敌,则大明天下无敌,大道诚不可欺。」

  「走,去沂王府看看。」

  改封这么大的事儿,既然皇帝让太监们递了个话,她自然要过去看看。

  新的沂王府修的非常大气,在这十王府里,算是仅次于襄王府邸的王府了。

  「见过祖母。」朱见深看到不常见到的太后有些拘谨的行礼说道。

  孙太后受礼之后,才颇为严肃的说道:「崇王受封至今,仍然住在泰安宫里,至今没有自己的府邸。」

  」你这宅子陛下给你修了,而且修的这么周正,不是陛下对太庙的事儿,心里有愧,陛下登基至今做了那么多的事儿,唯独太庙这件事,陛下不会后悔。」

  「甚至连朝臣们非议陛下这皇位是篡来的,陛下都没争辩过一句。」

  「你要是觉得陛下在补偿你,在愧疚太庙杀人,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若是这般想,日后沂王府满门颠覆之时,没人能救你。」

  孙太后来新王府,不是单纯来看看陛下是不是薄待了自己的孙子,而是来训诫的。

  孙太后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孙子,不要读错了圣意。

  陛下这番作为,很容易让人误解为陛下对太庙杀人心里有愧,若是如此理解,那死的时候,就不能怪皇帝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