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论疑凶 再忆往事 (三)
��兄弟他们准备的客房,快去看看吧!”

  郑瑶起身走了出去,郑四海转头对楚仁义说道:“刚才幸亏有你!不然,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作答,那便露馅了。”

  楚仁义忙说不敢当。

  傍晚时分,酒菜都准备好了,天阳等三人还未归来,料想是在集市玩疯了。郑四海便和楚仁义、郑瑶三人同桌用餐。

  楚仁义坐在郑瑶身旁,闻到她身上的芳香,转头一瞧,但觉她明艳不可方物,只得低着头朝嘴里扒饭,也不知说什么话才好。郑四海问他一些话,他也是不着边际地胡乱回答。

  回忆至此,上清再次打断楚仁义的叙述,只听他笑着说道:“依我看来,仁义当时的举动,已被郑老弟看在眼里,他立时明白了你这年轻人的心事。他看你武功不错,人品也很好,瞧着甚是老实忠厚,如真能成为自己的女婿倒也无甚不妥。不过,他当时并未点破。试想,他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需慎重考虑,好在仁义打算在此多住数日,之后更要同行前往杭州,所处时光甚长。如此朝夕相聚,日久易见其心。他心底早已十分喜爱仁义,欲待观察一番,也总是对宝贝女儿尽心,对亡妻有个交代。”

  楚仁义笑了笑,接着把故事讲述下去。

  席间,楚仁义心中也不知乱七八糟地想些什么。他从小就被师父捡回抚养,整日不是在山上练功,便是听师父讲些养生之道、侠义之行,甚少下山。便是有数次外出,也是跟着师父一行。山上没有女弟子,他本就从未与女孩接触,即便到了山下,碰到的也是寻常少女、泼辣妇人,这些女子不是相貌平平、目露凶光,就是脾气暴躁、口出秽言。世间女子,本非人人皆是如此,但楚仁义甚少外出,说他见识浅薄,也不为过。他这二十余年间,何曾见过郑瑶这等美若天仙、柔情似水、七分温柔又带着三分娇气的大小姐。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楚仁义这血气方刚的少年人自也不例外。且《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故这楚仁义一见到郑瑶,便对她心存好感。只是他很少与其他少女说话,在郑瑶面前便也甚为拘谨,千言万语,却难以启齿。

  此顿饭的菜式,真可谓十分丰盛,并且每样菜都是苏州的出名好菜。但楚仁义却没怎么分辨出菜的好坏,他一腔心思全都放在了郑瑶身上。

  而郑瑶却不停地与郑四海聊天,一会问父亲出门在外辛不辛苦,辛苦的话就在家多休息几日,她亲自服侍,让父亲疏松筋骨;一会问父亲最近想吃哪样菜,她明天立刻去买来,亲自下厨,烹饪来与父亲品尝。

  席间只听得郑瑶与父亲对话,就是未和楚仁义聊上两句。楚仁义性格本就内敛,此时心情又较为紧张,便也未发言语。

  用餐完毕,郑瑶见郑四海累了,便要扶他回房休息。

  楚仁义欲待在后院里散步,向郑四海说了。

  郑四海点了点头道:“楚贤侄在院子里随便逛,就当这是自己家一样,不必客气,老夫确实有那么一点疲惫,就不陪楚贤侄了。”

  楚仁义道:“郑伯伯客气,您先去休息,不用特意招待我,我自己到处看看就行。”

  郑四海也真是累了,上午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打斗结束便忙着运送镖车归来。回到家中,怕女儿担心,还要说个谎来安慰她。此时吃饱了饭,由女儿扶回房间,衣服都没脱,就倒在床上睡了。郑瑶帮他除却衣袜之后,便退出房去。

  此时楚仁义正在院中独自徘徊,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只觉得这明月十分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