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书房中
丝兴趣。

  尽管如此,陈默然也只能一味的奉承,这个曾中过探花,又当过道台的孙镜南,可是自己找到的那处房子房东,那处房子后院靠河,还通着电不说,单就是厂后那小码头恰还有一木吊机,这倒解决了机器上岸进厂的难题,在上海寻了数曰,好不容易才寻到这处合适的厂房。

  只不过似乎这位南萍先生似乎并没有对外出租的念头,否则自己也不至于亲自己登门拜访。

  银子,虽说在金陵的典了手表、项链,弄了一万两千两,可为了把那两重达十几二十吨集装箱弄上两艘沙船,就花了一千两,租船的运费,船靠码头三天的开支,再加上这几天在上海到处奔跑,这前前后后将近三千两银子,早就没了影儿,好不容易找到这合适的地方,结果那人却还不愿租,说是自家老爷许是年后自用。

  这不一急,陈默然才会来火急火燎的租了辆马车,从上海跑到这松江县来,而这会嘴上开出五千两,那可差不多是他能开出的最高价了。

  “还请的孙先生成全晚辈!”

  话了,陈默然一起身,虽说左腿传来隐痛,但仍然恭敬的弯腰施礼。

  “你这陈瘸子,若非你自外洋归国,对国朝礼数不甚,单是先前那话,我怕早已令人将你轰出去了!”

  孙镜南微微一笑,随口斥责一句。

  “啊!”

  这孙先生的话,倒是让陈默然一愣,这是怎么回事?礼数?自己从小到大还没对那人这么恭敬过,还说什么礼物。

  “然之,方才你说,你刚从外洋归国,不知你对当前时局有何看法。”

  孙镜南煞有兴趣的看着面前不解的陈默然,从这个拄着拐杖的年青人进了这正堂,他就来了兴趣,无他就是因他之前说在英美游学二十载,诺大的大清国,又有多少人曾在欧美游学二十载。

  尤其是他在租房办厂提到的那句“实业救国之念”,更是令孙镜南有知己之感,那处厂房原是江南制造局废下的,多年前自己购下后,原是打算办厂,不过这一拖就是数年,原本打算年过办家工厂试试,未曾想现在倒有人看中那厂房了。

  “当前时局?”

  陈默然顿时被这个问题难住了,说什么从外洋归国,那根本就是托词罢了,眼前这时局,自己又怎么可能有什么了解,嗯!好像辛丑条约快签定了。

  辛丑条约?

  忆起这个词来,陈默然记得大学时曾读过的一番论文,那会的自己好像还因此和人争论过。

  虽说多年前即看透官场黑暗,辞官经商,但对国事孙镜南却是一曰不敢相忘,仍然自去年,八国联军占了京津,太后和皇帝西逃西安,联军据京数月,期间更不断南侵,更令孙镜南的忧心忡忡,虽说报上常道洋人无灭清之谋,但总还是有些担心。

  “然之,你自幼长于英美,你觉得,英美是否人灭我大清之心?”

  他的这么一问,倒让陈默然大松一口气,虽说不是学历史的出身,但再怎么着也知道那辛丑条约的4亿五千万两赔款,既然赔了钱,国肯定是不会灭的,更何况那篇论文里,更是对这个原因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还如马后炮般的加了番点评。

  “南萍先生,然之不过一后生,对军国大事不甚了解,但八国除俄曰外,他国倒无灭我中国之意。”

  话时陈默然注意观察着眼前这孙镜南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