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捐资
坐了一会儿,我让他们回去了。小孩子生活习惯一定要好,而且不能随意打乱。这宫中的皇子少有长寿的,尤其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有个好的体质。除了练武锻炼身体,就是要生活有规律了。所以,我一直很看重这两点。
“是。”
儿拉着我衣袖跟我说“母后,儿臣其实也想出宫去玩儿的。”
“那母后问你,你怎么说不去呢”
“那是因为儿臣的书一直都没有背好。”
“嗯,那晚上母后陪着你一起背。”
“好。”
两人由嬷嬷宫女服侍穿好鞋袜,跟着我一起回去。安置他们分别睡下,我看勉之好像也有点心事的模样,便在她床前多坐了一会儿。
果然,小姑娘低着头告诉我,她母亲要有自己的娃娃了。
即将由备受呵护的独生女变成大姐姐,这个感受当然是很复杂的,尤其还不是一母所出的时候。难为她还忍着心事,去劝慰儿。
“先说说你是怎么劝儿的”
“臣女是告诉王爷,让他自己想想娘娘一直以来是怎么对待他的。他自个儿就想明白了。”
呵呵,小姑娘还替儿说好话呢。其实儿的心结很简单,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需要去听天书。我之前只是没想到他抵触这么大而已。
“而且,臣女也想明白了。从娘娘待王爷看来,并不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慢待夫君别的孩子。臣女是不必太担心的。”
我笑,这倒真是个灵透孩子,她言下之意有二,其一如她所说武芸不会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就会忽略她。尤其老章对这个女儿,一直有着亏欠的心。其二,儿不会被我慢待,他的地位就有保障。这样一来,她作为未来的安乐王妃的地位也就有保障,不必仰人鼻息。
不过,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虽然想到这些,还是想向人倾述,寻求认同。而我,很高兴自己是她想倾述的人。
“你说的对,的确如此。本宫怎么会把一个会令你受委屈的人送到你家去。只是因为本宫不能亲自教导你成长,所以才安排了芸女官去,也难得她和你爹志趣相投。勉之,你虽然小,但幼时的经历令你本能的趋利避害,这个于将来大有好处。这样你才能引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过得更好。上次子晟差点被范婕妤害死,你们父女的表现也说明你们绝不是趋炎附势的人,反而肯舍弃自己安危来救人。这就是我最看重你爹、看重你的地方。”
老章很迂,但女儿却很灵活。而勉之尚小,还没有完全定性,所以需要时时提点。趋利避害绝对是好的,但不能一味的去趋利避害。还是得有你爹的三分风骨。
勉之想了一下,听明白了,面上现出赧然,“娘娘,臣女懂了,谢娘娘教诲。”
“懂了就好,安心睡吧。”
“嗯。”
晚上,我和子晟陪着儿背三字经,他总是背了后头忘了前面,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的诵读,到后来,子晟都能张嘴说出很长一段了。儿还是背不下来。
“儿别急,咱们这样来背,把它分成一段一段的,背完了一段再背下一段,然后再全部连贯起来。”
儿的样子像是快哭出来了,“母后,儿臣好笨,三弟都快会背了。儿臣学了这么久,还是记不住。”
我把他抱到腿上,“没事的。你知道么,四舅舅小时�
“是。”
儿拉着我衣袖跟我说“母后,儿臣其实也想出宫去玩儿的。”
“那母后问你,你怎么说不去呢”
“那是因为儿臣的书一直都没有背好。”
“嗯,那晚上母后陪着你一起背。”
“好。”
两人由嬷嬷宫女服侍穿好鞋袜,跟着我一起回去。安置他们分别睡下,我看勉之好像也有点心事的模样,便在她床前多坐了一会儿。
果然,小姑娘低着头告诉我,她母亲要有自己的娃娃了。
即将由备受呵护的独生女变成大姐姐,这个感受当然是很复杂的,尤其还不是一母所出的时候。难为她还忍着心事,去劝慰儿。
“先说说你是怎么劝儿的”
“臣女是告诉王爷,让他自己想想娘娘一直以来是怎么对待他的。他自个儿就想明白了。”
呵呵,小姑娘还替儿说好话呢。其实儿的心结很简单,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需要去听天书。我之前只是没想到他抵触这么大而已。
“而且,臣女也想明白了。从娘娘待王爷看来,并不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慢待夫君别的孩子。臣女是不必太担心的。”
我笑,这倒真是个灵透孩子,她言下之意有二,其一如她所说武芸不会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就会忽略她。尤其老章对这个女儿,一直有着亏欠的心。其二,儿不会被我慢待,他的地位就有保障。这样一来,她作为未来的安乐王妃的地位也就有保障,不必仰人鼻息。
不过,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虽然想到这些,还是想向人倾述,寻求认同。而我,很高兴自己是她想倾述的人。
“你说的对,的确如此。本宫怎么会把一个会令你受委屈的人送到你家去。只是因为本宫不能亲自教导你成长,所以才安排了芸女官去,也难得她和你爹志趣相投。勉之,你虽然小,但幼时的经历令你本能的趋利避害,这个于将来大有好处。这样你才能引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过得更好。上次子晟差点被范婕妤害死,你们父女的表现也说明你们绝不是趋炎附势的人,反而肯舍弃自己安危来救人。这就是我最看重你爹、看重你的地方。”
老章很迂,但女儿却很灵活。而勉之尚小,还没有完全定性,所以需要时时提点。趋利避害绝对是好的,但不能一味的去趋利避害。还是得有你爹的三分风骨。
勉之想了一下,听明白了,面上现出赧然,“娘娘,臣女懂了,谢娘娘教诲。”
“懂了就好,安心睡吧。”
“嗯。”
晚上,我和子晟陪着儿背三字经,他总是背了后头忘了前面,一遍一遍反反复复的诵读,到后来,子晟都能张嘴说出很长一段了。儿还是背不下来。
“儿别急,咱们这样来背,把它分成一段一段的,背完了一段再背下一段,然后再全部连贯起来。”
儿的样子像是快哭出来了,“母后,儿臣好笨,三弟都快会背了。儿臣学了这么久,还是记不住。”
我把他抱到腿上,“没事的。你知道么,四舅舅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