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年一
,肖氏看了一眼她俩个的大肚子,“今年不比往年,你们两个也都坐吧。”

  冯氏和吴怡这才算是有了坐位。

  吴怡坐下来,才知道自己有多累,腰酸得已经不像是自己的了,不用低头看也知道脚肯定是肿了,八个月的大肚子孕妇依旧要立着这些规矩,没办法,所谓的大家,大家的规矩一定要守。

  吴怡随手指了几样菜,红裳一一替她夹了,吴怡小口地吃了几口,团年饭的菜品名字都好听,说起来就是大鱼大肉海鲜野味,报上菜名挺唬人,吃起来却没有平时各屋院子里小厨房做的顺口,也就是吃一个喜兴团圆劲儿,吴怡本来就已经偷偷垫了不少的点心,因而吃起来并不香。

  她一抬头,对上沈思齐有些忧心的目光,微微的笑了笑,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还不错。

  说起来冯氏二十三岁,正是女子生育的好时段,在古人眼里却是开怀晚的,吴怡穿过来的身子过了年才十六,未成年的少女怀孕,要辛苦的多,就算是有无数的补品无限量的供着,吴怡此时却不敢多吃,怕孩子太大不好生,十六岁的女孩,骨盆尚未发育完全,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古代,真的难产死了,可真的没处说理去。

  肖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自然看见了他们小夫妻的小动作,又看了眼吴怡突出的大肚子,不由得笑了,“等会儿吃了饭不用跟着守夜,你们两个都是双身子,都回去早点睡,都是一家人,不用讲究这些。”

  二婶孔氏也笑了,她来年也要娶媳妇做婆婆了,“可不是,都是一家人,那些规矩讲究都是给外人看的,你们两个遇上大嫂这样的婆婆,真的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冯氏和吴怡赶紧站起来了,挺着肚子也保持着标准姿势福了一福身,“谢太太。”

  “快都坐下吧,都是守礼的孩子,真不愧是大家出来的。”肖氏说道。

  孔氏听着却有些不是滋味,她的长子订亲的妻子虽说是翰林清贵之女,却是在那翰林三十二岁中了进士,才从乡下进京的,说是新贵,外祖家却是屠户出身,想也知道规矩教养不会太好,心里面暗暗埋怨自家二老爷在儿子的婚事上行事轻率。

  吴怡回到自己的院子以后,头沾了枕头就睡着了,天未亮就因为有了尿意醒了,守夜的夏荷传了官房进来,吴怡出了恭之后,洗了洗手,已经没有什么睡意了,夏荷低声跟吴怡说道:“二爷在外间屋发呆呢,又不让叫二奶奶。”

  这几天沈思齐的情绪就不好,吴怡几次探问得到的都是明显粉饰太平的答案,这次吴怡打定了主意一定要问出来。

  她披了件披风到外间屋,见沈思齐正拿着本书守着火盆发着呆,“二爷可是从正院来?”

  “啊?呃?”沈思齐抬起头,看见大着肚子的吴怡,穿了件蜜合色的松江布棉袍,外面披了件大红出毛的鹤氅,“你怎么出来了?这屋里没有地龙只有火盆,冷得很。”

  “二爷知道冷,怎么在这里发呆呢?”

  “有几道题想不明白。”沈思齐笑道。

  “跟大哥吵架了?”吴怡早就看出来,沈见贤和沈思齐兄弟两个有事,互相之间连话都比平时少。

  “若是吵架就好了。”沈思齐叹道,“这世上的事啊,怎么都不按照公理道义行事呢。”

  原来是理想主义者外加精神洁癖的沈思齐,遇上了现实这把无情刀,“我母亲有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这事我也晓得。”沈思齐说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