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火柴
�不多,讲好是试销,也就是三千多包.没想到第一天就买的这样好,所以,连夜写信,第二日清早就发出信鸽,去琅琦要货.

  很快,停云阁里的火柴就卖空了,卖到的人,当然很得意,又有人趁着火柴没货,把手里的火柴翻倍的卖了出去,倒是小小的赚了一笔.

  别看只有三千多包的火柴在苏州流通,三万多盒,在苏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常见的场景,一人在打火镰火石想用火绒点烟,旁边那个,搽亮了一根火柴送了上前.借机显摆了一番.

  这火柴的叫法也多,有人叫它火柴,也有人叫它番火,洋火,倭火,多数人认为它来自海外,所以,叫它洋火的人多.

  可是这东西从那里来的?

  大家都讲不明白,从海外来的?西洋还是东洋?

  生意人眼里这是商机,偏偏又mo不着门路.让人有点抓瞎.

  也有人占着先机.

  这天,陆本临替梅兰妮买下了广济桥东北处的那块宅基地.

  他说他如何如何的费力,才弄来了这块风水宝地.

  梅兰妮静静地听,心里猜测他的目的.果然,陆本临提出他不要佣金.让华记卖与他一万包火柴.

  梅兰妮说,"佣金还是要付的.火柴现在没有货.不过,你真想买,等货到了,我就先卖与你.只是,我们这里是现金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陆本临听了,喜出望外,原还以为华家会减他的数量.没想到,人家隔愣都没打一个就同意了.

  于立清已经计划做火柴批发生意,他派人去各地的商会派送火柴.当然,重点是山西,陕西,安徽商会.这些地方的商人在商业上有独特的眼光.

  在等货的其间,华记的工作还是很忙的.新买的宅基地要找人设计,要买建筑材料.

  老乐正好从无锡押着地砖过来.听说了,自告奋勇的愿意去采买木料.

  他过去是走镖的,到底是坐不住的.前几年还怕吃官司,这些年见没事,愈发的胆大起来,外出频繁了.但是他还是避开了他的家乡.

  苏州的木料很多是来自浙江,山里的木头顺着富春江漂流而下.在富阳形成了木料市场.要买木料就要去那里.

  就在老乐要出行的时候,梅朵从东山回来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