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到琅琦
/>
  行船其间没法洗澡,所以,梅兰妮第一时间去泡了个舒服的温泉.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到了掌灯时分.

  饭厅设在后轩,梅兰妮来到时,四个儿子都坐在那里等她.

  晚饭是丰富的,有清蒸蛏子,有面拖梭子蟹,有清蒸对虾,有红烧大黄鱼,凉拌海蛰头,一桌子的海鲜.最让梅兰妮中意的是烫麻蚬.

  在苏州,生活是繁华,但是由于运输的关系,无法吃到新鲜的海鲜,来到琅琦,让梅兰妮狠狠地过了把海鲜瘾.

  晚饭后,几个人坐到了厅堂左边的起居室,谈起了家里的生意.

  秦炼对梅兰妮讲了她的行程,过两天,他将陪她去泉州,巡视一下泉州的贸易行和码头.

  秦炼向梅兰妮详细讲了这几年南方的生意.

  梅兰妮问起去日本贩铜的情况.

  原来,想去日本贩铜,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自从一七一五年日本正德五年,实行了正德新例,限制出铜量.规定清朝的贸易船每年三十多艘可以赴日採铜,每艘船的装铜量是八百余箱.日本方面每年要发出八十多张採铜信牌,而且要重金购买.

  "日本人门槛很精嘛."梅兰妮说,光卖铜票每年都能赚一票.

  "日本人向来奸滑."

  "那我们的贩铜信牌怎样得来?"

  "我们是通过小林直接向长崎买家所得,不占清朝的名额.我们的铜买来不象其他商人那样出售,而是留下当原材料."

  清朝从康熙年二十三年起,由于每年要铸铜钱,需要大量黄铜,每年就派船过海去日本採铜.铜商过海,带着大陆的货物,到了日本以高于原价三倍的价卖出,在装了铜后,有空余的地方,又买了当地的货物,回到这边,以十倍的价卖出.

  过海採铜的船分官商和民商两种.官商是指那些内务府指派的商人,这些人享有很多特权,如免税,出口禁运品等,他们是由国家预先付给资本,然后再出海为皇家和官府采购货物,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民商当然是指自备资本的商人.官商船带回来的铜要交给给官府所定的数后,才能自己将多余的铜卖掉.而民商船的铜规定卖给官府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才能自己处理.

  "卖给官府和卖给民间的铜有什么不同?"梅兰妮问.

  "价钱上不同,官府的收购价是每百斤14.5两银,送往北京每百斤再加3两银.而苏州的市价是每百斤22两银.日本铜现在的出售价是每万斤26.7贯钱.而且还会逐年上涨.官府的收购价从康熙二十三年起就没有变过.那时候的日本铜的销售价是每万斤20贯钱."秦炼解释道.

  "这样看来还是很有赚头,为什么会亏本?"

  "那些皇商拿了国家预付的资本并不是自己出海贩铜,而是雇用其他商行的船只去完成任务.这里的猫腻就很大了.范家这次夺回了洋铜经营权,必定要花较多功夫于此,我们在北方的生意就能压力少一点."

  梅兰妮粗算了一下,"那我们每年对日贸易中也可以赚不少."

  "没有理论上那么多,主要是贩回来的货销不动,日货市场也被垄断了.我们要销,同样的货价钱比人家低才行."

  "这样看来,那些抱着皇家大腿的商人实力太强了,我们是斗不过他们的."梅兰妮有些沮丧.

  "那可不一定,皇家的大腿是粗,但是这条大腿也不是好抱的.生意伙伴讲究的是对等关系.有一方太强了,那就不是伙伴关系了,就成里隶属关系,那些抱着皇家大腿的商人早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