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西北见闻
��的粮食,和秋天能得到的补充.

  回到右玉,能海就问梅兰妮这一路上有什么看法和意见.

  梅兰妮马上提出沿路建厕所的建议.这一路行来,她最头疼就是沿路的方便问题.

  能海想了想,这花费不大,还能收到肥料.点头同意了.

  再有的事,不用梅兰妮说,能海也已经打算了,在大同建一个毛皮作坊,做毛皮生意.

  现在就是要鞣剂.

  梅兰妮答应尽快弄到鞣剂的配方.

  这时在他们的隔壁响起了琵琶声,这个时代很少音乐,所以这琵琶让他们都静了下来.

  听的一个女声唱道,”你将这言儿语儿,休只管唠唠叨叨的问.有什么方儿法儿,解的俺昏昏沉沉的闷.俺对着衾儿枕儿,怕与那肮肮脏脏的近,谈什么歌儿舞儿,镇日价荒荒张张的混.兀的不狠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狠杀人也么哥.俺只愿荆儿布儿,出了这风风流流的阵.”

  歌声停后,王掌柜对梅兰妮说,”唱的这是叨叨令.难得这词编的好.我们要不请了她来问问?”

  梅兰妮也很好奇,没有反对.

  王掌柜请来了那个年轻女子,一看就和平常妇女的穿戴有些不同,就是在这边塞小城,满天飞沙里,她也是满头金银,身穿绸缎.

  那女子不过二十岁,颜色甚好.自称叫玉娃.

  梅兰妮问,”方才那曲子唱的很好,是你编的词吗?”

  玉娃打量着梅兰妮,虽然布衣,但是态度不象平常的人,再加上她身边的几个人看上去都不凡.所以不敢轻视.答道,”这词不是我编的.是我家妈妈写的.”

  她的妈妈就是鸨母了.想不到这个鸨母这样有才.

  玉娃看他们的神色,补充道,”我家妈妈原本也是将门之女,她爹镇守在云南,早在雍正年初,她爹去世了,那年她十岁.她嫡母带她与她娘回到了家乡,后来她娘死了.她嫡母就将她买与了娼家.几年后,妈妈的声色才艺在大同都数第一.她十七岁那年,遇到了一个江南的进士,为了选官转道大同,谁知他投奔的那人回避了他,让他流离失所.后来得我家妈妈相济,才有三餐.选官的日子近了,他没钱去京城,我家妈妈把自己所有的财物拿出来赞助了他,临行前,两人也定下了山盟.那书生说,得了官,就来接她去做妾.两人还以碧玉钗为信物.后来那书生一走两年没有音信.我家妈妈辗转打听,方知他在河南为官.找了可靠的人带上了碧玉钗和书信,去找那书生.”

  玉娃停下了,取杯子喝水润喉.梅兰妮没有发问,她家妈妈还在风尘里,那厮自然没有替她赎身了.

  果然,”那人已经有了两个宠妾,他把为妈妈捎信去的人叫到了县衙,当他的面,烧掉了书信,摔碎了碧玉钗,说道,‘我既然为官了,就要爱惜自己的名声了,哪有当县令的娶了娼家女子为妾的道理?你去对那妖女说,休的再纠缠!‘派了人用了枷把那送信的人押送回了大同.我家妈妈气的大病了一场.”

  边峰道,”这是你家妈妈的旧事,你原也该是大同人,怎么来到了这里?”

  那女子”唉”了一声,挑了琵琶又唱,”想当初香儿火儿,罚下了真真诚诚的誓.送他去车儿马儿,掉下些孤孤凄凄的泪.盼杀那鱼儿雁儿,并没有寒寒温温的寄.提起那轻儿薄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兀的不狠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狠杀人也么哥.闪得俺朝儿暮儿,受了烟烟花花的罪.”

  梅兰妮说,”听起来你也和你妈妈一样,遇到了渣男?”

  玉娃琢磨了一下”渣男”的意思.方道,”我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