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阶段性胜利
次。

  基本上,每隔一段儿时间,她们就会进去一趟儿。

  “出来以后,衣服都是湿的,一拧能拧出水来,闷热啊,隔离病房里,还要戴上双层的口罩。不过,回头看自己拍的这些片子,觉得自己没白干。”梓琪对范无病说道,“当时,第一天进去前换衣服还闹出笑话来。记者和外面来的人把防护服套在身上,就进去了。我一个同事呢,是把衣服领了,领完衣服以后,自己的衣服直接搁在办公室。他脱光了膀子穿上了防护服,下楼时,别人问他,你出来的时候怎么出来?他忽然才想起来,出来时,还得把防护服脱在污染区里面,那他真得光着屁股出来了。”

  “在里面你说谁不怕?在里面看着那些危重的病人,气都不够喘的,心里确实难受。而且,看见那些护士们,干完活之后,疲惫的身子往那儿一站,口罩也不能摘,浑身都是汗,捂的。有时候,我跟他们聊天,很多护士都是孩子的妈了,一提到孩子,眼角都挂着眼泪,我心里也特别不舒服。”梓琪说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这一次的抗击**当中,医护人员确实出了大力。

  梓琪说,她们在病房里拍摄,镜头离病人最近的也就有两尺左右,因为有些镜头要拍特写,拍麻醉师给病人插管。当时想,人家医生都不怕,自己怕什么,而且人家是亲手操作的,越拍胆儿越大,觉得防护做好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刚进去时,一开始真不知道拍什么,慢慢就感觉到怎么拍了。

  “刚开始,拍了一些护士、大夫工作的场景,出来后,看了这些片子,也就有了个目标。当时我们有两套方案,一个是按记录片的形式方式,记录下这些东西;一个呢,就想多拍一些活动镜头,可以做一个音乐片,把整个从头到尾的东西用音乐串起来,作为记录让大家看一看。”梓琪说道,“当时,看这里面的小孩儿,我特受不了。小可怜,连爸妈都见不到,每天只有护士围着转。一个小孩和护士隔着玻璃说,阿姨,我明天出院,你几点在?这个护士是下午班,护士隔着中间的隔离窗,用手比画着,下午两点,我准来送你。我觉得那个小孩真的可怜,里面还有五六个月的孩子,护士给他们讲故事。还有刚满月的孩子,躺在床上吃奶,护士还要给换尿布,这些护士也真的特不容易。”

  一场夺人生命的战斗暂告一段落,留给人们却是无限的反思。

  **之后,政府官员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也开始重视起来。在**之前,很多人都认为,京城的传染病减少,病房利用率低,要将地坛医院和佑安医院合并。**之后,再也不提合并的事儿了,并要在顺义区选址扩建地坛医院。

  而且范无病听父亲范亨说了一句,说是市政府打算投资十个亿建设新的地坛医院,目前已经开始进行筹划了,新医院里面将有两百多个负压病房随时待命,专门用来收治类似**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们。

  现在看起来,抗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得益于政府现有的体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地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切断了传播源,这在自由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里面,可能要麻烦的多。

  政府对传染病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正是吸取了**带来的惨痛教训,政府已通过立法,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公布施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之后,应对突发事件开始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在今年**肆虐的前期,因为隐瞒疫情数字,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患者的及时治疗,痛定思痛,政府正在筹划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使得政府信息逐步公开化。

  也正是这一次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