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更新时间的说明
��托是上托,托住之意;带是向回带拉之;扣是扣住之意;拦是拦堵之意;截是截断截击之意。这八个劲意的动作必须是在钻、翻、伸、缩的前提下变化产生出来的。这八个劲力附以内气,其奥秘在于气由精生,劲由气化,劲与神合,变化于瞬息无形之间。沾粘连随,借力还力,借打还打,寓破于打等皆蕴藏于八力之中,不用时浩气长存,蓄力待发;施展时随心所欲,运用四肢百体。此皆为哲学思想的体现。

  2.惊弹抖炸爆发力。

  八卦拳中高层次发力是惊、弹、抖、炸四劲之和。惊是猝然性的;弹是伸缩性的;抖是震动性的;炸是突然破裂并产生大量的能和强大的气体物质。惊弹抖炸,在八卦拳中发劲时能产生惊人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产生来源于三空、四催、十二紧。惊弹抖炸是产生功效的实质。在激烈的搏斗场上,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惊、弹、抖、炸四劲若能在刻苦训练中勤加琢磨,久之可产生出如电击般的感觉效应,触者随即飘出丈外。

  3.凌空飘出平板力。

  平板力是把对方击出后,身体像板一样平着飞出。此劲是八卦拳特有的劲道。训练平板力要在内功达到一定的基础后,还必须作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在此基础上,双掌蓄力触摸对方身体向外的同时两掌跟随小臂内旋,在上托的同时并震推迅疾发出,其五趾抓地,谷道上提,臀部下沉,坐胯脊椎如弓,辅之惊弹抖炸之和,撕裂推托之合力瞬间爆发出去,大有天崩地裂之气势,“发放整力,合一集中”此之谓也。

  4.震碎内脏穿透力。

  穿透力有震伤内脏、断裂经脉、渗透肌肤之功效,此劲的产生主要是撕、托之合力。撕是触之肌表向外及两侧拉,起条件反射作用,同时用托之劲,使掌根有下沉之力。托是向上用力,四个劲之和要恰当,一气完成,不能有丝毫的间歇,虽然四劲凝聚,然不忘三空四催之要领和惊弹抖炸之妙用。

  5.踢折胫骨扳锉力。

  扳锉是石匠用来锉石、木匠用来锉木、铁匠用来锉铁之工具。八卦拳中的扳锉劲在实用时,主要以脚前掌和脚外侧部位从下向上快疾踢击对方前胫骨。在训练时要充分牢记其四催之发劲。

  6.浑厚饱满含蓄力。

  八卦拳以蓄力为本,含而不露。何为蓄?蓄是储存、积蓄和贮藏之意。在八卦拳中,喻含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大苍,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其意则尽乎其志。蓄,也是通过三空四催十二紧的训练体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地训练,其内劲得以积蓄、内在潜能得以培育。八卦拳要求有支撑八面之力。蓄意味着弓已拉开,箭已上弦,尚未松手,一旦松手,箭就迅疾而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八卦拳术其理至深,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蓄劲是非遇目标而不发。在三空、十二紧的基础上,进行四催发力的训练,并气沉丹田,以气催力,只有这样才能节节贯穿,力从根发。根者为足,足为人身之根,丹田为中节之根。蓄力要配合身法中的吞吐开合,起落旋转,并还要配合呼吸之法。拳论中讲,蓄为合为吸,发为开为呼,发力时便知其劲的大小与变化,借力还力,既克又生的螺旋力变化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理是各位内家拳练习者不可不明的。

  无论是蓄力(劲)浑圆劲,包括其他力与发力,都要通过站桩才能把巨大的潜力训练并发挥出来。其主要桩法以浑圆桩和内功聚灵桩为修炼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