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停战:巨头会晤 下
��拿大人就不用来了,他们注定将是砧板上的鱼肉,只有待宰割的份,会议结束后,他们作为同盟国的一员接受会议通知就行了。

  至于印度人,甘地?他也想来?就凭他?他想代表谁?民意代表?印度不需要民意代表。我们统治下的帝国土地,不需要他这样的民意代表。”

  张蜀生果断地否定了,加拿大人来做什么?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被各国在会议桌上分割。以前还能在美国人后面扮演狼之狈的角色,现在,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非常丰富的它,根本不可能在二战结束时保全自己。

  至于甘地,这个总是带领一大帮印度人席地而坐的人,想做什么?想抗议帝国对印度的占领?帝国不过是从英国人手中抢过来的而已,还是想让帝国帮英国人兑现‘二战后就让你们**’的荒唐诺言?

  周国来又汇报了一下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因为此次巨头会议,张蜀生是铁定要出席的,所以,筹备工作的规格也就非常高,由他亲自负责。

  巨头会议的地点选择上也颇为巧妙,就定在了帝国大学的礼堂。

  帝国大学可是蜚声海内外的名校,全球排名高居榜首,由西南大学改名而来的它,体系庞大,学院众多,最关键的是人才济济,不但有享誉海内外的名师,更有千千万万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世界级贡献的人才。

  如果说,帝国的教育起源在西南,那么,西南的教育起源就是在西南大学,如今的的帝国大学。

  张蜀生之所以决定将这次巨头会晤的地点定在帝国大学的礼堂,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原因。

  “人们的惯性思维是忘本,我们把这次能够决定二战结果的巨头会晤放在帝国大学礼堂,至少在未来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影响力将一直在帝国学子们的心中,更会在帝国大学无数代学子的心中传承。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将帝国的这种如虹气势,在他们的时代也复制无数次。”

  ……

  1947年,10月15日。

  万众期待已久的多国首脑会晤在帝国大学的礼堂隆重举行,虽然帝国大学的学子们早就已经得到了这个消息,但当一辆辆载着各国元首的车辆驶入校园时,依然兴奋地难以自制。

  在隔离线以外,无数学子们早已在大礼堂外的巨大广场上列队整齐,他们不是来迎接各国的战败领导人,也不是来欢迎德国和意大利的两位疯子,他们起了一大早,自发地列队整齐,穿上自己崭新的一件西南装校服,是为了迎接他们最敬爱的委员长张蜀生。

  “中国的学子们,很有气势。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帝国大学的学生们了。”

  每一个走下汽车的领导人,虽然心事重重,但看到这些着装整齐,精神面貌异常饱满的帝国大学的学子们,依然发自内心地感慨。

  他们仿佛极有纪律,但脸上却又看不到那种法西斯式的蒙昧。

  终于,张蜀生的车来了,很普通的一辆中华防弹车,只是上面悬挂了一面帝国的黄金龙旗。

  “委员长万岁!!”

  人群顿时欢呼起来,前面几位战败国和战胜国的领导人下车,都是被注目礼一样送到礼堂台阶前,众人尴尬地看着张蜀生到来,受到热情到让人窒息的欢迎,不由心中感慨。

  于是,一场能够决定二战结果,准确地说,是让各国领导人知道张蜀生对于二战结果的安排的会议,就在帝国大学的庄严礼堂里召开了。

  会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