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嫡皇孙到底怎么算,这倒有人有争议。韩王是庶皇子,那他的嫡子算不算是嫡皇孙?不过皇帝如今还年富力壮,说句不中听的,十年内没大可能有意外,故而皇孙们的嫡庶便不算重要。水花霖打小生得粉雕玉琢,又聪明伶俐,即使太上皇并不喜爱水浮这么个孙子,对这位重孙却是疼到心尖上的,还把曾孙带到宫里自己教他写字。水花霖年纪虽小,却能仿得一手太上皇的好字,模样又好,不怪上皇偏疼。

  太祖皇帝粗人出身,太宗皇帝、上皇、皇帝,包括几位皇子的模样都只能算的上中上之姿,全靠着一身气度压人,像水汲那样的,虽然俊秀,然而气质偏柔,叫人觉得他过伪,又过弱,即使上皇年纪大了,想起嫡长子的好了,把他给招进京里来,偏偏这个孙子又和林沫生得一模一样,让他不得不多想,就是后来回过神来,看看水汲那模样,再不喜欢林沫也得承认,纵然生得一模一样,论起精气神来,林沫却是要压他不知多少的。

  水花霖遗传了吕王妃的漂亮五官,但眉『毛』、鼻梁却同水浮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一样——他也会长,全遗传了父母的优点,只是水浮的眉眼、整张脸的轮廓太过普通,没多少人注意到他的这些闪光,是以当崇安王牵着林沫的衣角跟着他走动时,还有人心里暗暗叹一声,秦王的嫡长子,竟神似林沫!

  林沫也觉得头疼。

  崇安王早过了启蒙的年龄,这位小皇孙的早慧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已经可以教授四房的那些学生时能惹的?大家眼里的好差事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个烫手山芋。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就是齐王,他倒是和气,甚至有意让林沫也收下他庶子的束脩,却不动声『色』地撇开了和林沫的干系——虽说水浮和林沫去年不知因何故生了间隙,但这两人的气场却十分地吻合,难得有合作,也是默契十足,甚至政事之上,简直到了同气连枝的地步。这没办法,当年水浮去山西时就说了此子必成大器的话,林沫还在守孝呢,他救巴巴地结识去了,还赶在韩王前头,这二人又是一般的不惧权贵,纵然私下有隙,朝堂之上却没发生过任何口角。

  而这次方平蕴一案,简直让以为越走越远的靖远侯和秦王,又走到了一起。

  当日林沫冲关一怒,声势浩大地去方家找说法的时候,不是没差人来找过他。但是水瀛到底是多虑了,没敢太明着得罪姑姑同太傅。于是大出风头的只剩一个水浮。其他人想分一杯羹,才发现,局势只掌握在水浮一个人手上罢了。

  三哥从来是这样的人。[]红楼之林氏长兄211

  不怕得罪人,认定了什么事,绝不会轻易就说怕字。

  更可怕的是父皇的动作。

  皇孙封王,是什么意思?

  水瀛咬着牙,他永远都是晚了三哥一步,从一开始就是。

  和水瀛一样咬牙切齿的还有水汲。他从一出生起,就远离了京城的权势场,这注定了没办法同那些那些已经积累了自己的势力的皇子多亲近。就是韩王,也不过是对他客气有余,从未起过将他收为麾下的念头。幸好有一个水淯。水淯的母族十分强盛,而他这个人的『性』格有相当地软弱,耳根子极软,非常好拿捏。若是将来他能荣登大宝,水汲毫无疑问是能沾上大光的。

  眼看着方俭不中用,王子腾就要接过内阁的大权——这位到底是他爱妾的亲舅舅,峰回路转,内阁位置没有丝毫调整,反而水花霖封王,几乎是要昭告天下储位所在。

  更让人意外的还是皇孙师傅的选择。

  谁都知道一干年轻大臣里头,皇帝宠信林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