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划江而治
�兄待我与赵佗不薄,我二人明明功不及东门豹、韩信,然皆得封侯,我已十分满意,岂敢再有非分之想?“

  “那是在北伐军中做比较,吴君不如和楚国的诸位封君比比?”

  武涉这下可来了劲,一个个数起楚国的大领主们来。

  “蔡赐,为房君;范增,为巢君;龙且,为郯君;英布,为六君;钟离眜,为朐君;申阳,为河南君;郑昌,为颍川君,韩国摄政……”

  “但凡是复兴大楚的功臣,皆得封赏,还都是实封,高者万户!”

  这倒是实话,楚国目前已经恢复了他们最喜欢的封建制,名义上的楚王是最高领主,掌握实权的则是“东海公”项籍,整个东海郡都是他们项氏的封地,其余各地也尽数瓜分,这是维系政权的动力,虽然内部对项籍封赏偏向故旧亲朋,也有些不满……

  但至少看上去,楚将是利益均沾了。

  “而韩王成、魏王咎,这些六国之后,皆为楚国所立也。”

  武涉长揖在地:“黑夫欲独吞天下,而项将军追求的,是共分天下,若吴君在楚,可不只是一介虚封之侯,而当为王!”

  “当今黑、楚之胜负,决定于南方,而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黑夫胜,左投则楚国胜。将军何不反黑而与楚连和,尽取江东百越之地,与楚军并力西进,楚取江陵,而将军取豫章、长沙,自此划江而治,与黑夫、楚国三分天下而王之?”

  “至于叫吴王、越王还是吴越王,君自取之!可与楚国分庭抗礼。”

  武涉日思夜想的游说之辞,算是说完了,他有些颤抖,自从西河退兵后,六国便失去了优势,尽管项籍连败江东、衡山军,但在总的战略上,已处于被动,只能寄希望于攻入南郡、衡山,让黑夫南北不能相顾。

  他们急需新的盟友。

  由于越人身份,在黑夫势力的有些暧昧尴尬的吴芮,就成了最佳人选。

  但吴芮,会如此轻易被说服么?

  良久后,吴芮才反问了武涉一个问题:

  “当年王翦在江东时,为何没有悍然称王?”

  武涉一愣,吴芮却继续追问:”我听闻,当年王翦已虏荆王负刍,平楚地为郡县,因渡大江,南征百越之君,有楚客前往游说,劝他在楚地拥兵自立,与秦划江而治,却被王翦所杀,汝可知,当时王翦为何没有悍然称王?”

  武涉垂首道:“是因为他的愚忠,王氏之所以有今天的下场,皆是因为愚忠。”

  “不,是因为王翦看清了形势,天下大势已定,任何反复都将遭到灭顶之灾。”

  吴芮笑道:“划江而治,为江东之王,看似诱人,可仔细想想,一个当不了几天的短命诸侯王,和一门两侯、三侯,能够长享的荣耀,孰贵?”

  武涉知道,自己的游说,恐怕又要失败了,遂急切地说道:“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楚国尚存也!”

  “楚国今日亡,则次日必取足下,黑夫除了容貌颇似秦始皇,更类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这样的人,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小人唯恐黑夫得志之日,将会效仿勾践杀文种之事,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啊!”

  吴芮却站起身来,示意儿子与亲信,将武涉按倒在地,堵上嘴巴。

  “藏着蒙尘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