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曙光(十一)
石的顾虑。杨永泰听后同样感到震惊,这是谁都没想到的事,不过他毕竟久经风雨,很快平静下来。

  杨永泰心里升起团疑云,东北有庄继华统帅的百万精锐大军,苏军就算过来三五十万,他们也能挡住;那么,蒋介石和陈诚为难的是什么呢?杨永泰眯着眼睛看看陈诚又看看蒋介石,他心里有些明白了。

  “情报虽然未经证实,文革已经开始调兵遣将了,”杨永泰慢慢的说道:“以我对他的了解,说明他相信情报是真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委员长,我们得赶紧公布东六省的人事任命,苏军一旦侵入黑河省,新11军便有守土之责,否则他们便要担上不抵抗罪名,这在政治上对他们极其不利;若新11军与苏军发生冲突,我军可以从容调度,择有利时机参战。

  其次,在政治上,延安将极其被动,中央将掌握全面主动。[***]一向宣称,苏俄是社会主义天堂,现在天堂在侵略我们,国民势必反苏[***],[***]那些笼络人心的口号将破产,那些被蒙蔽的国民将认清他们的真面目,各党派将进一步靠拢中央。”

  “委员长,这可是个大机会!”

  杨永泰说到最后有些兴奋起来,他站起来走到蒋介石的办公桌前,唾沫四溅,手舞足蹈的比划着。

  “总而言之,一旦苏军入侵,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对我们极其有利,如果[***]挡不住苏军,或任由苏军进入黑河,中央可顺势光复黑河,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样整个东北都在中央控制下。”

  蒋介石的神情渐渐明亮起来,刚才他们只看到庄继华的动态,却忽略了对两党关系造成的影响。杨永泰说得没错,只要到时候国民党军停留在黑河省外,新11军便不得不承担起读力对抗苏军的责任;如果新11军不抵抗放弃黑河,政治上将极其不利。

  能登上一个时代顶峰的,没有弱智,即便有所疏漏也是暂时的,或者即便一两个人有所疏漏,也不会全部成为失明。

  陈诚就没那么兴奋,他很快意识到杨永泰的所有考虑中,忽略了庄继华这个变数。庄继华掌控东北战区,现在已经命令部队向哈尔滨地区集结,如果他不听命令,在苏军一进入东北便对新11军进行增援,新11军再趁机摆脱战斗,杨永泰的所有图谋都可能落空。

  “辞修,你怎么看?”蒋介石注意到陈诚的神情,略思索便知道他的顾虑在那里,故而故意问道。

  陈诚略一迟疑便说:“我有点担心,文革的情报如果来自[***],说明他和[***]有私下联系,如果[***]向他提出要求,文革会怎么作?”

  蒋介石脸上的亮光一下便消失了,杨永泰则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心里明白了,蒋介石现在焦虑的是庄继华,自从上次解职事件后,俩人的关系一直没有修复,表明上看还挺好,可实际上,俩人的裂痕在扩大。随着庄继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消灭的曰军越来越多,光复的国土越来越多,威望越来越盛,蒋介石的猜忌也成几何倍数上涨。

  杨永泰轻轻叹口气,房间内很安静,这声叹息显得异常响。陈诚看了眼杨永泰,不知道他这是为庄继华叹息呢,还是为蒋介石。

  杨永泰是真的非常惋惜,这对师生本是国民党内的最佳组合,可他们之间却始终不能达到那种完美,尽管他们曾经有过蜜月期,即便在这期间,他们之间依旧存在矛盾。

  “委员长,文革到底想些什么呢?”杨永泰很突兀的问道,没等蒋介石回答,他便接着说:“我记得当初文革曾经说过,他与您有约,在战后便辞去一切职务,是这样吗?”

  蒋介石缓缓点头,陈诚却直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