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子当国
�端,声音响在每个人耳边:“战争不能发生在天京城。”

  他体现得如此遥远,而又同每个人都这样接近:“天子威严虽重,重不过天京城里亿万百姓。诸卿家眷,毕生荣辱,也都在其中。朕亦如此!”

  腾飞离京的是【三清玄都上帝宫】的主体,后宫六院都还留在天京城。

  而璐王府、瑞王府、长阳公主府,更都是分建在帝宫之外的。

  皇帝的决心已然彰显:“天京一砖一瓦,不可随葬于匹夫。景法一绳一律,朕必提剑以衡!”

  大景天子要驾驭【三清玄都上帝宫】,离开天京城,甚至离开景国去战争——逐杀那自中央天牢深处逃走的超脱者!

  “陛下!”就连宗正寺卿姬玉珉也回身来劝:“天子当国不可轻动,此去山长水远,须知人心难测,更何况天意如刀!”

  作为景国开创年代的人物,当年追随景太祖建国的强者,姬玉珉是当年移禅之事的亲历者,他完全明白中央帝国承担的是什么责任,也大概清楚中央天牢底下封印的是什么样的存在。

  连三尊都未能将其真正灭杀,只可封镇起来,交由国家体制最巅峰的力量来压制,用时代洪流来消磨,以无尽时光来放逐。

  就这,也还是让祂逃脱了!

  天子要驾驭【三清玄都上帝宫】去征彼辈,最后要杀到何处?

  这一路跨越多远山河,横穿谁家国境?

  国势能不能撑得住,皇帝能不能撑得住,且都两说。

  天下窥中央久矣!

  岂不怕两败俱伤后,有人横起一刀?

  虽有霸国不伐的共识存在,但在近在眼前的巨大收获面前,难道要寄望于他人遵守所谓“共识”?

  如此大争之世,礼义早已是一张废纸。盟约都能撕毁,誓言都可背弃,共识算什么!默契算什么!

  此即“人心难测”。

  至于“天意如刀”,则是他更隐晦的提醒,他在强调那位逃离天牢的超脱者的手段。

  今日朝堂中的种种碰撞,未尝不受冥冥中某种意志的影响。

  人心任性,往往是天意所引。

  天子贸然移驾,说不得就为其所趁。

  但哪怕是并不知晓那恶禅手段的,仅听姬玉珉这句,也是老成持重之言。

  百官一时跪倒大片,皆恳声以求:“陛下三思!”

  晋王姬玄贞双手一合,拜道:“天下之甲仗,若随陛下移宫,则万民何倚?一国之刀锋,若尽仗于天子,则谁人握柄?”

  “君乃上上之君,不可为下下之勇。”

  “臣匹夫也,愿代陛下远征。虽死无悔!”

  如果皇帝是非要给三脉一个交代,一定要在中央逃禅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态度,宁死不愿以今天子请昔天子、大损威望,重蹈钦帝覆辙。那么晋王愿意来表这个态,甚至愿意成为这种表态的代价。

  他姬玄贞代国而征,没谁能说帝室敷衍此事。他姬玄贞为国而死,三脉或者也可以松一口气!

  皇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视线又自他而扩散至百官。

  最后道:“诸卿爱国,故有良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