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其身之隙,裂如长河
天下有义者,皆能证其志。

  天下之侠士,皆能知其心。

  故有此刻——“八方回响,共襄义举”!

  嗡~!

  忽有一道剑鸣似龙吟,起自善太息河,瞬息穿越兀魇都山脉,横荡在高穹。

  一支剑柄如墨、剑身似雪、剑格如满月的长剑,凛然高扬于空中。

  最有份量的支持来了。

  此剑名为长相思!

  天下之利器也!

  姜望的真我法身,这段时间一直带剑在此——他没有忘记当初带着青雨和安安在此行舟时,那暗中窥伺的目光。

  倘若顾师义今日是以颠覆景国的姿态而成道,或是作为平等国高层而成道,他不会表态。

  他很早就懂得——正确的对立面,有时候是另外一种正确。

  他后来也知道,错误的对立面也不一定是正确,有可能是另一种错误!

  景国犯下过很多错误,对他个人,对这个天下都如此,但他也必须要认可景国的付出和承担。

  他相信平等国一部分人确实是有理想的,但他也确切地被平等国的另一部分伤害过。他不认为平等国是救世的良方,他从来都没有认可过,也一再地拒绝招揽。

  于顾师义,当初顾师义第一次在平等国手里救下他的时候,重玄胜说名声难尽信,不知其人忠奸,要谨慎小心。他彼时就说过——只有一面之缘,不敢判断,更不愿猜疑,且行且看,尽力还报!

  今日顾师义已经借姬玄贞之刀、应江鸿之剑,彻底斩杀了人性,要成就纯粹的以“侠”为格的神只,一似远古人皇和上古人皇所立的五方尊神,是去人格化的神明,只为侠义而生,为天下苍生而立。

  他实在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他也曾仗剑锄恶,他也曾鸣不平,斩不义,诛不仁。他也恩仇必报,快意人间!

  于己,顾师义曾有他面对平等国的那一次援手,有相赠《风后八阵图》之谊。

  于天下,他认为世间应有天公存!

  就像太虚道主的存在,最大程度上维系了太虚幻境的公平。

  顾师义若真能成就代表“侠义”的神明,则那些视苍生如蝼蚁者,也当自警其过,自审其行。

  这是有利于亿兆凡人的事。

  长相思愿为此鸣!

  ……

  天公若在,侠不必存。

  天公已灭,故有侠生!

  伯鲁高扬“天下大公,万类平等”的旗帜,燃火于陨仙林,举残躯于世间——确然的被顾师义看到了。

  不平而鸣者,没有办法当做看不见。

  他出手支持的,并非是平等国的李卯,甚至不是伯鲁,而是“天公”的精神。是伯鲁在天公城竖立起来的理想。

  义为公也。

  他的路在这里。

  他的理想今述尽。

  他来救伯鲁,也是扞卫他的道!

  以身为龛,奉义百年。一朝证道,天下响应。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