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八 我的领地,满目疮痍


  但是现在,一眼看去,只有四个字能形容——满目疮痍。

  农田都已经荒弃了,村庄残破,很多都只剩下了断壁残垣,百姓破衣烂衫,目光呆滞,神情麻木。隶属于那些乱军的税丁到处乱窜,把百姓手里最后一个铜钱都给搜刮走。一路上,连子宁看到路边不少歪脖子树上都吊死了一些人,旁边都写着些字迹,意思大致就是这就是不交税的下场。

  这里的百姓,今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先是被女真人给祸害了一阵子,人也杀了不少,粮食家财也给抢光了,房子也给烧了。好不容易盼着朝廷大军到了,女真人也滚蛋了,确实也安生了一阵子,正想着把地里的最后一点儿秋粮给抢救出来,但是却没想到,这时候又糟了兵灾,而且还是大明朝自己的兵灾。

  那些收税的兵丁如狼似虎,甚至比女真人还要凶狠,所有东西都要抢走,看见那漂亮点的女子,甭管你嫁人没嫁人,多大岁数儿,立刻就是拉走。

  连子宁这一路走来,看到的类似场景也不知道有多少,只觉得心里一阵阵的发堵发闷,就像是一块大石压在心头一般。他现在不比以前,已经是坐在了松花江将军的位置上,在他心底里就想着,应该为辖内的百姓做上一些事。别说是他,底下的士卒也都是一个个义愤填膺。

  一路行来,碰上那些为非作歹的乱兵,连子宁便下令一律打杀了,也很是宰了不少人。

  但是终究是无法可想,你能见到的都杀了,你见不到的呢?岂不是更多?

  说到底,还是现在实力不足,兵力不够,若是手上有十万大军,直接就打下去了,犁庭扫穴,简单到了极点。

  现下的局势,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了,连子宁唯有希望在京城之中自己要办的事儿能够顺利一些,尽快的回来,至少争取在寒冬到来之前,让这些百姓都能住上房子,度过严冬。

  都是骑兵,速度很快,九月十七,已经到达了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交汇口。

  在此往西北,是黑龙江,往西南,是松花江。以松花江为界,西边的地盘儿是辽北将军辖地,东边儿的地盘儿是松花江将军辖地。

  不过是一江之隔,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地,江西之地百姓安居乐业,炊烟袅袅,副族喜乐,而江东之地则是一片狼藉。不过是隔着一道松花江,但是辽北将军却是并未往这边派一兵一卒过来平乱,反而是下令收缴江上船只,以避免江东的难民跑到自己的辖地去。

  连子宁看了只是冷笑,却也知道,对于这个年代的官员来说,这种做法再正常不过。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是辽北将军,没有接到圣旨和兵部行文以及奴儿干总督命令的情况下就擅自出兵平乱,岂不是僭越?岂不是授人口实,若是以后朝中有人以此为理由弹劾我怎么办?把船只都收缴了,不让那些难民进入我的地盘儿,我就不用筹措银两粮食救济灾民,就不用费尽心思的安抚安顿他们,事儿越少,担的责任就越少,就越不容易出岔子。

  安安稳稳,大伙儿你好我好大家好的。

  说白了,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作祟。

  奴儿干总督的命令也很充分啊,辽北将军辖地兵力还要防备对面的朵颜三卫,不可轻忽,军国大事,岂能妄作决断?总要上报朝廷,请皇上和诸位大人决定。这一上报,好几个月就没了。

  其实辽北将军辖地就算是再怎么拮据,这么一点儿兵力都拿不出来?说到底,就是谁都不愿意担事儿而已。

  十月初七傍晚,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