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二 荣军农场英烈祠
�堂了。

  “于老,可有延请教书先生么?”连子宁问道。

  “有的,有的!”于老三向后面招招手,一个看上去很是腼腆的年轻人走过来,大约二十来岁,长的很是清秀文气,戴着方巾,穿着一袭青袍。

  于老三拉着他道:“这是草民一个侄子,名叫于方正。来,方正,还不快来见过大人。”

  他神色间很有些拘谨,向连子宁行礼道:“学生于方正见过大人!”

  看到他,连子宁似乎看到了当曰的自己,不由得心神一阵恍惚,醒过神来,赶紧摆摆手道:“起来吧,不须多礼。”

  他道:“于方正,你是秀才出身?”

  于方正点点头:“学生是正德五十年顺天府秀才,因着家中贫寒,便在此一边一边教学,一边读书。”

  连子宁点点头,道:“教育乃是个大事,这些孩子,都是我战死兄弟的子嗣,你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们成才,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于方正肃然一礼:“学生定然不负大人所托!”

  他犹豫了一下,指着学堂上面空荡荡的牌匾,略有些不好意思道:“大人,久闻大人柳体乃是一绝,不知道可否赏光,为这学堂提一个名字呢?”

  连子宁哈哈一笑:“这有何难!”

  便命人摘下那牌匾,于方正大喜,赶紧捧来了笔墨,连子宁略一思忖,饱蘸了笔墨,提笔写下了三个字:“大学堂!”

  “好字,当真是好字!”于方正看的如痴如醉,竟是不顾连子宁还在此,抱着那牌匾便是进了学堂,取出纸笔临摹起来。

  于老三很是有些尴尬,连子宁却是浑不在意,只是道:“走吧,去英烈祠!”

  英烈祠在村子的最西边,也是村子最靠近京南大营的方向。

  这是一处庙宇,通体用青石修建而成,并不多么辉煌壮丽,但是却是厚重,朴实,阔大,就像是那些汉子生前一般。

  进了正门,便是一处院子,里面植满了槐树,把这里衬托的越发肃穆。

  走进这里面,众人都是不由得放轻了脚步。

  大殿的正门开着,里面很整洁,一尘不染。在大殿正中的供桌上,摆放了数百个灵位,这些灵牌,摆放的都很整齐,上面也很干净,并没有灰尘,显然是经常有人打扫整理。

  在供桌前面,一个火盆,后面是几个蒲团,火盆中尚有未曾容纳的余烬,不知道是那一家的未亡人,刚刚在此拜祭。

  连子宁摆摆手,众人留在了殿外。

  他一个人走进去,止住步子,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这些灵位,仿佛是看到了那些兄弟,在向着自己,憨厚朴实的笑。又仿佛是他们在战场上,挥舞着刀枪,奋勇杀敌。又仿佛是他们临死前,那充满了不甘的眼神。

  “兄弟们,我来看你们来了!”连子宁走上前,手摁在供桌上,低声的喃喃着。

  “我对不起你们,把你们带出去,却并没有把你们带回来!”连子宁的声音低沉,透着对亡者的缅怀:“但是,你们也看到了,你们的父母妻儿,现在都在开心地活着,你们在天之灵,也应该高兴了。”

  连子宁在蒲团上缓缓跪下,从怀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黄纸,用手指搓好,放到火盆中,点燃。

  火焰升腾中,连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