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太子回京
留他们的,只能把他们交回去由辽国处罚。但是回去后,辽国自然不会把这些辽兵当成真正的盗贼处罚,因此很多时候宋兵无奈的发现,上一次交给辽国的盗贼又来了。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双方都不能在边境筑城池、堡寨,就像后世双方都不能研究核武,或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以免引发军事竞赛,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的。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一条得利的毫无疑问也是辽国,受害的是宋朝。辽国以铁骑为强,而宋朝则以强弓劲弩、城池为强。两国交战,多数时候都是辽国入侵,宋朝只能靠着城池和强弓硬弩坚守。不能筑城,宋朝的战斗力便减少了一半,也更有利辽国的入侵。
宋方每年赏赐辽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这一点不用说,虽然名义上是宋朝赏赐辽国的岁币,但是却是赤luo裸的劫掠。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看起来也很公平,但是辽国对中原物品的需求比中原对辽国东西的需求更大。汉人最想要的战马,辽国从来不会卖给宋朝。
这一次辽国使者入京,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最早便是从辽国使者装载礼物的车马上看出来的。以往辽国使者也会给宋朝皇帝带一些礼物,但是都是象征性的,东西并不会很多。但是这一次辽国使者拉礼物的车马却是绵延数里,甚至比宋朝给辽国岁币的车马还要多。
辽国不如宋朝富有,也不会有宋朝那许多钱财,但是辽国也有不少特产,拉到东京来也能卖出很高的价格。
果然辽国使者是被大梁太子扫灭西夏的战绩吓着了,巴巴跑来求一份盟约,以免大梁太子带兵北上扫灭辽国。以前的岁币不敢想了,只求平等结盟,互不侵犯。
先前太子打败辽国入侵的兵马后,辽国便曾派出使者向太子求和,订立盟约,互不侵犯。因为他们北边还在和金国大战,他们不敢和能打败他们的大梁再开战。但是太子无情的拒绝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分兵马在南京道守卫,防止大梁突然出兵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
耶律延禧亲征中原失败后,辽国上下就在争论派人向大梁求和的事情,但是耶律延禧还寄希望于西夏,想看看西夏能不能打败大梁。即使大梁打退了西夏,中原还有田虎、王庆、童贯牵制,他们也不用担心大梁会马上出兵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
但是大梁太子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察哥、李乾顺两路大军,然后又率兵灭了西夏,夺取西夏核心兴灵地区和银夏地区,收服了不少党项部落。
辽国上下马上就坐不住了,大梁展现了强横的军力,一统中原已是毫无悬念,他们在中原的探子也得到消息,各地没有归属大梁的城池纷纷归顺,中原百姓更是人人思归。再加上大梁收服党项各部,得到了不少骑兵,已经具备了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实力。随时可能挥兵北上或者东进,夺取辽国南京道或者西京道。
辽国五道已经只剩南京、西京、上京三道,上京道还有大半疆域是草原各部落聚居的地方,并不在辽国真正的统治下,更不是辽国钱粮的来源地。燕云十六州有无数耕地,也有无数会耕作的汉人,这才是辽国钱粮重地。
辽国上下不敢想象没了南京道和西京道的情景,但是他们也不敢再派兵威胁大梁,只能派出使者来大梁求和,想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说服大梁让辽国继续保有燕云十六州,抵抗金国。
但是大梁皇帝无情的拒绝了辽国结盟的要求,即使辽国愿意每年交纳贡品,租借燕云十六州。
当大梁官员故意把辽国使者南下的目的传播开时,整个东京的百姓走路腰杆都直了许多,所有人都觉得扬眉吐气。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双方都不能在边境筑城池、堡寨,就像后世双方都不能研究核武,或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以免引发军事竞赛,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的。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一条得利的毫无疑问也是辽国,受害的是宋朝。辽国以铁骑为强,而宋朝则以强弓劲弩、城池为强。两国交战,多数时候都是辽国入侵,宋朝只能靠着城池和强弓硬弩坚守。不能筑城,宋朝的战斗力便减少了一半,也更有利辽国的入侵。
宋方每年赏赐辽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这一点不用说,虽然名义上是宋朝赏赐辽国的岁币,但是却是赤luo裸的劫掠。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看起来也很公平,但是辽国对中原物品的需求比中原对辽国东西的需求更大。汉人最想要的战马,辽国从来不会卖给宋朝。
这一次辽国使者入京,见多识广的京城百姓最早便是从辽国使者装载礼物的车马上看出来的。以往辽国使者也会给宋朝皇帝带一些礼物,但是都是象征性的,东西并不会很多。但是这一次辽国使者拉礼物的车马却是绵延数里,甚至比宋朝给辽国岁币的车马还要多。
辽国不如宋朝富有,也不会有宋朝那许多钱财,但是辽国也有不少特产,拉到东京来也能卖出很高的价格。
果然辽国使者是被大梁太子扫灭西夏的战绩吓着了,巴巴跑来求一份盟约,以免大梁太子带兵北上扫灭辽国。以前的岁币不敢想了,只求平等结盟,互不侵犯。
先前太子打败辽国入侵的兵马后,辽国便曾派出使者向太子求和,订立盟约,互不侵犯。因为他们北边还在和金国大战,他们不敢和能打败他们的大梁再开战。但是太子无情的拒绝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分兵马在南京道守卫,防止大梁突然出兵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
耶律延禧亲征中原失败后,辽国上下就在争论派人向大梁求和的事情,但是耶律延禧还寄希望于西夏,想看看西夏能不能打败大梁。即使大梁打退了西夏,中原还有田虎、王庆、童贯牵制,他们也不用担心大梁会马上出兵北上夺取燕云十六州。
但是大梁太子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败察哥、李乾顺两路大军,然后又率兵灭了西夏,夺取西夏核心兴灵地区和银夏地区,收服了不少党项部落。
辽国上下马上就坐不住了,大梁展现了强横的军力,一统中原已是毫无悬念,他们在中原的探子也得到消息,各地没有归属大梁的城池纷纷归顺,中原百姓更是人人思归。再加上大梁收服党项各部,得到了不少骑兵,已经具备了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实力。随时可能挥兵北上或者东进,夺取辽国南京道或者西京道。
辽国五道已经只剩南京、西京、上京三道,上京道还有大半疆域是草原各部落聚居的地方,并不在辽国真正的统治下,更不是辽国钱粮的来源地。燕云十六州有无数耕地,也有无数会耕作的汉人,这才是辽国钱粮重地。
辽国上下不敢想象没了南京道和西京道的情景,但是他们也不敢再派兵威胁大梁,只能派出使者来大梁求和,想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说服大梁让辽国继续保有燕云十六州,抵抗金国。
但是大梁皇帝无情的拒绝了辽国结盟的要求,即使辽国愿意每年交纳贡品,租借燕云十六州。
当大梁官员故意把辽国使者南下的目的传播开时,整个东京的百姓走路腰杆都直了许多,所有人都觉得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