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百无一用
�刀口舔血了,还是在军中吧。”

  “呵呵,好,等班师了,可以让你去新兵营做个百夫长。等天下平定了,百夫长以下的人当够三年兵,全部要解甲归田。”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孙立惊道:“百战老兵才是战斗力最强的士卒,三年后便让他们解甲岂不是可惜了。”

  晁勇笑道:“天下太平,将士们也该享受太平盛世,怎么能当一辈子兵。只要从军三年,无论官职,只要他们愿意都可解甲归田。朝廷也会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回乡享后半世幸福,岂不更好?”

  一众将士听得太子这般仁义,不由都单膝下跪,道:“愿为太子效死。”

  “都起来吧,沙场残酷,古来征战几人回?寻常人能征战三年便算命硬了,当然天下太平后,从军的危险也就小了很多了。不过人生多姿多彩,军中管制又严,当一辈子兵会少了很多乐趣。即使大伙不会其他营生,梁山老兵分的土地必然会更多,朝廷又免了农税,便是收地租也足够大伙快活后半生了。只要我大梁不灭,那些土地也足以让你们的子孙生活无忧了。当然前提是你们家中不要出败家子。”

  一众将士闻言,不由都哈哈笑起来。

  孙立听得晁勇这般说,却是不由想起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来。

  赵匡胤打下江山后,忌惮给他黄袍加身的众将手中的兵权,便威逼众人解甲归田。不过赵匡胤解除的是大将的兵权,太子却是要让老兵解甲归田,难不成是在暗示他们这些老人也请辞?

  不过孙立想想又觉得不对,毫无疑问,大梁军中威望最高的便是太子。其他人便是全数联手,都无法撼动太子的地位。尤其在梁山老兵心目中,太子更是下凡的天神,根本不可能跟着其他人对抗太子。而且梁山老人中,多数将领都是太子从江湖上带到梁山的,可以说是太子的心腹。解除了这些人的兵权,想要再培植一批心腹也很难。

  孙立想了一阵,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他也知道太子性子直爽,便直接问道:“太子恐怕还有其他用意吧?”

  晁勇笑道:“第一,当然是要和梁山老人共享富贵;第二,便是要推动全民服兵役,所有人到了二十岁时,都要服兵役三年。我要让汉人尚武,如果我汉人全部从过军,即使世道怎么变迁,都没有民族可以奴役我汉人。当然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优秀的士卒还要选出来,让他们担任军官。”

  孙立瞠目结舌道:“所有人都服兵役?”

  晁勇点头道:“恩。”

  孙立摇头道:“我朝军队待遇优厚,多数人应该都没有问题,不过多数文人应该都不会服兵役。当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朝中文人便群起而攻。御史中丞王举正便直言,恐四方轻朝廷,可见文人对武人的轻视。韩琦和狄青不和,韩琦寻事要杀狄青麾下焦用,狄青求情说,焦用有军功,好男儿。韩琦却说,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因此斩杀了焦用。便是狄青那等武人,文人都看不起,他们如何愿意做一个士卒?”

  许多将士知道宋朝武人地位低,但是却不知这些典故,不过狄青大名他们也是听过的,听得孙立说起狄青这般委屈,不由都面露愤慨之色。

  晁勇环视众人,笑道:“你们知道我最看不起什么人?”

  马麟猜道:“难不成是文人?”

  晁勇点头道:“接近了,我最看不起的便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些只知道读死书,又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多少人一辈子都在读书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