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八方风雨会中央(上)
�了太子妃的口信,拿了太子妃的私房,漫天撒银子,四处活动,终于把那禁军的孤儿寡母送出了京城,这边苦主抹平了,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

  使银子拿回了荷包,摆花酒捂住了人言,凌普松了一口气,高高兴兴去交差了!太子爷只觉得自己被人构陷,白白花钱出力去掀屎盆子,也没有多少高兴之意。

  可是从来最难防的是人言,最难料的是人心,很快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毕竟先前的动静太大了,太子爷的银子也没落到每个人的荷包了。

  于是流言愈传愈变样,终于传到了康熙耳朵里,却不再是桃色事件了,而是太子居然把手伸到了禁军里,闹出了人命还插手人事,这是要变天的前兆吗?

  可是人人都闭紧了嘴巴,康熙派出去的人都得不到真相,问起来,都说同太子不相干,是那人自己得罪了太子,太子宽宏没有计较,只是那人福薄命短而已。

  康熙自然是不相信这种鬼话的,换了人仔细地查,居然查不出太子遇见那禁军是在什么时候,太子是如何把那禁军带走的,怎么就能把皇帝瞒得死死的!

  作为帝皇,最担心的不过是失去对权力的掌控,禁军诡异的死亡,周围人诡异的遮掩,难免让康熙的想法愈来愈偏执!

  父子俩再见面的时候,康熙难免旁敲侧击一番,太子自以为自己已经瞒天过海,嘴巴要的死紧,一句口风都不露。

  心中有了想法的康熙忧心忡忡,惊疑不定的他,渐渐开始防备太子,时不时就把敦贝勒叫到身边,赏了又赏,夸了又夸。

  等到太子觉出来滋味不对的时候,荷包又不见了,那禁军的一家大小居然也在出京路上失踪了,

  人人都怀疑自己是凶手的滋味,一点不好受,尤其太子自己心里清楚,人,根本不是自己杀的!

  这一盘屎盆子,这下才叫结结实实扣在了太子身上,辩无可辩,自己为了维护名声,的确动了手脚,的确使了银子,可是真的不是为了打探禁军动向啊!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同情太子不?

  我也同情,历史上善终的明君之太子,真的很少

  父子之情,总归是抵不过对权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