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拉英
�从权更改,有些传统倒不必非要现在抛弃。上下尊卑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朱永兴只能慢慢改变,而不是大刀阔斧,弄得物议纷纷。
小朝会并没有商议出最后的结果,榷市的地点,具体的规则,成立的管理机构,双方货币的汇率,争议的解决办法,成立的管理机构……互市是肯定要搞的,但这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却也不是一时半会便能够理清的。
“全部官办不可取,除了茶马以外,其他商品的经营要留些宽松的空间;也不要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可以找些商人共同商议。”朱永兴并不想搞出一个完全垄断的官僚机构,在完善的监察机构和措施建立起来之前,涉及的领域越少,官员贪腐的机会越少。
大的方针确定下来,榷市肯定要开,不仅仅互市茶马是对军事有利的。而且,借榷市的商品流通,还能加深与西藏的交流,并且广泛招徕商人,从事各种贸易,活跃当地经济,于百姓也有些好处。
先在云南开榷市,也是一次尝试和试验,借机把各种涉及到的规则完善起来。日后为了活跃四川经济,加快四川建设,再在雅州开榷市,便是轻车熟路,麻烦甚少了。
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但朱永兴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因为战争正在向比拼综合实力的方向转移,论经济头脑、外交连横、历史大势……恐怕没有人比朱永兴更厉害。
与藏蒙的茶马互市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情,英国佬前来觐见,则又是朱永兴可以施展手段,壮大自己的机会。
詹姆斯之前虽然做了不少的功课,但从西贡到海防,再穿过安南明统区、滇省南部,来到昆明后,他依然为明帝国所占有的广阔地区而感到惊讶万分。这已经相当于数个大不列颠的领土面积,难道不能证明这个帝国与野蛮的鞑靼人之间的战争胜负不好揣测吗?
沿海迁界,多么愚蠢短视的政策,鞑靼人放弃的广阔的海防。是不是证明帝国正在逐渐占据上风?毕竟这块广阔无边的大陆上的主体民族是汉人,如果被唤起,战争的天平向哪方倾斜,似乎很明显。
不能不说,詹姆斯得出的结论。或者说是想出来的判断并不准确。战争从总体上看,依然是敌强我弱,只是在西南战场,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而已。
这段时间还有一些外国商人来到了昆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朱永兴召见的机会。满清开始禁海后,最大的对外商贸口岸澳门。能够获得的货物急剧下降,澳门葡萄牙当局虽然依旧表示支持清廷,但却并不能得到满清的照顾。商人的逐利本质,使得澳门的各国商人开始寻找其他的商路。
如果不是满清的禁海令,英国人可能还下不了这样的决心。可澳门获得的货物连葡萄牙商人都满足不了,那英国人看不出巴结清廷能够有什么益处。不管将来明清战争的胜负如何。目前明军依旧是印度支那地区(中南半岛)的优势一方,而且还掌握着他们需要的商品。看清了这一点,英国人便决心抓住眼下的机会和明军做生意。
如同詹姆斯判断明清战争的粗疏和不确,他对朱永兴的了解也一样太少。他不可能知道朝廷留守的真正含义,按照英国人的理解,朱永兴便是摄政亲王,年轻而富有朝气。直到觐见时。詹姆斯才惊讶地发现这位年轻的摄政亲王具有着怎样的精明和见识。
“亲王阁下要多少就有多少!”詹姆斯两眼发光,见朱永兴似乎开始考虑他的提议后,这个英国佬兴奋得双颊赤红:“只要亲王阁下想要,多少船只和大炮都不是问题。”
朱永兴淡淡一笑,在召见这个英国佬之前,他也做了功课,再加上脑中的记忆,他认为这是一个海军壮大的机会。
小朝会并没有商议出最后的结果,榷市的地点,具体的规则,成立的管理机构,双方货币的汇率,争议的解决办法,成立的管理机构……互市是肯定要搞的,但这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却也不是一时半会便能够理清的。
“全部官办不可取,除了茶马以外,其他商品的经营要留些宽松的空间;也不要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可以找些商人共同商议。”朱永兴并不想搞出一个完全垄断的官僚机构,在完善的监察机构和措施建立起来之前,涉及的领域越少,官员贪腐的机会越少。
大的方针确定下来,榷市肯定要开,不仅仅互市茶马是对军事有利的。而且,借榷市的商品流通,还能加深与西藏的交流,并且广泛招徕商人,从事各种贸易,活跃当地经济,于百姓也有些好处。
先在云南开榷市,也是一次尝试和试验,借机把各种涉及到的规则完善起来。日后为了活跃四川经济,加快四川建设,再在雅州开榷市,便是轻车熟路,麻烦甚少了。
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但朱永兴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因为战争正在向比拼综合实力的方向转移,论经济头脑、外交连横、历史大势……恐怕没有人比朱永兴更厉害。
与藏蒙的茶马互市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情,英国佬前来觐见,则又是朱永兴可以施展手段,壮大自己的机会。
詹姆斯之前虽然做了不少的功课,但从西贡到海防,再穿过安南明统区、滇省南部,来到昆明后,他依然为明帝国所占有的广阔地区而感到惊讶万分。这已经相当于数个大不列颠的领土面积,难道不能证明这个帝国与野蛮的鞑靼人之间的战争胜负不好揣测吗?
沿海迁界,多么愚蠢短视的政策,鞑靼人放弃的广阔的海防。是不是证明帝国正在逐渐占据上风?毕竟这块广阔无边的大陆上的主体民族是汉人,如果被唤起,战争的天平向哪方倾斜,似乎很明显。
不能不说,詹姆斯得出的结论。或者说是想出来的判断并不准确。战争从总体上看,依然是敌强我弱,只是在西南战场,明军掌握了战略主动而已。
这段时间还有一些外国商人来到了昆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朱永兴召见的机会。满清开始禁海后,最大的对外商贸口岸澳门。能够获得的货物急剧下降,澳门葡萄牙当局虽然依旧表示支持清廷,但却并不能得到满清的照顾。商人的逐利本质,使得澳门的各国商人开始寻找其他的商路。
如果不是满清的禁海令,英国人可能还下不了这样的决心。可澳门获得的货物连葡萄牙商人都满足不了,那英国人看不出巴结清廷能够有什么益处。不管将来明清战争的胜负如何。目前明军依旧是印度支那地区(中南半岛)的优势一方,而且还掌握着他们需要的商品。看清了这一点,英国人便决心抓住眼下的机会和明军做生意。
如同詹姆斯判断明清战争的粗疏和不确,他对朱永兴的了解也一样太少。他不可能知道朝廷留守的真正含义,按照英国人的理解,朱永兴便是摄政亲王,年轻而富有朝气。直到觐见时。詹姆斯才惊讶地发现这位年轻的摄政亲王具有着怎样的精明和见识。
“亲王阁下要多少就有多少!”詹姆斯两眼发光,见朱永兴似乎开始考虑他的提议后,这个英国佬兴奋得双颊赤红:“只要亲王阁下想要,多少船只和大炮都不是问题。”
朱永兴淡淡一笑,在召见这个英国佬之前,他也做了功课,再加上脑中的记忆,他认为这是一个海军壮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