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想开
送的定亲礼也重,又是知根知底的。

  齐氏也问了胡氏,这大郎和杜榆都定了亲了,怎么二郎还没有动静啊。

  胡氏就表示,等明年完成了大郎的婚事后,再商量二郎的亲事,毕竟总得一个一个来吧。

  杜榆这样,也只不过是先把亲事定了,他们都说好了,得至少等杜榆十五岁了,才开始考虑婚事呢,而且都说到了圆房,也得十六岁才能圆房呢。

  也就是说,最好是等杜榆十六了才成亲了。胡氏说道:“榆儿十六岁那年也刚好是有春闱,鑫儿肯定要去京城赶考的,那时候他就没有时间了,所以我们商量的是,或者在年前把婚事给办了,等过了榆儿十六岁生日再圆房,这样一来,榆儿还能跟着鑫儿去京城照顾照顾呢。要么是等鑫儿从京城考回来了,再举办婚事。”

  齐氏立刻说道:“还是年前把婚事给办了吧,我听说,那京城里的大户人家,闺女都是想着抢人的,到时候胡鑫真的中了进士,到时候被人给抢跑了,那就太亏了,成了亲,别人就是想抢也抢不成。”

  这戏文上不是说了,某某中了状元了,直接被皇帝老儿赐婚公主,成了驸马,要是胡鑫也那样了,那自i孙女能和公主抢男人?所以不行,得在去京城之前,把婚事给办了!

  皇帝老儿总不能抢人家已经成亲的人吧。

  这都是齐氏自己想多了,那些真的被人抢走的男人,是自己心智不坚定,看见了好的前程,既能得到如花美眷,又能前程似锦,家里的糟糠(或者未来的糟糠)都统统抛在脑后了。

  比如这陈世美,要是他自己承认自己有妻有子的,就数皇帝老儿也不会给他配个公主吧,人家公主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非要缠着你要嫁?

  不过这戏文就是戏文,根本就不能推敲。

  比如,既然这陈世美中了状元了,那么人家不查他籍贯吗?不查他家里的情况吗?要知道婚书等成婚后,那是要拿到衙门里登记的,以方便户籍管理,或者纳税等等。

  这什么都不问,就要尚公主,皇家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好不好。

  只是,和齐氏可是讲不起这些道理的,既然她老人家是这个意见,那么以后就这么商量着。

  都是自家亲戚,一切都好说。

  长工们那边,给地里的麦子上了一次肥后,这边杀了年猪,给每人分了肉,结算了工钱,有回家去的就让他们回家去了。

  而这边帮工的女人,也是给结了钱,送了东西,让她也跟着丈夫回家去了,毕竟一年到头就这么一次能回家(当然,请假的不算),而且齐氏也不希望有这样的人,在过年的时候,还在自家里带着。

  李大壮家的除外,因为李大壮一家子都是自己家的下人了,不算是什么外人。

  李大壮家的,在初八过后,就和杜二郎一起回来了。

  李大壮家的,厨房里的手艺真的很不错,她来了,这厨房里的活儿基本上就被她全包了,而且色香味俱全。各种油炸的果子等等,她也是手到擒来,包的包子也好看又好吃,真是能干的很。

  李大壮家的也知道,这位老太太对自己带着挑剔的眼光,觉得主人家买了他们,是有些吃亏了,所以现在是充分展示自己是有用的人,主家买了他们,不吃亏。

  齐氏难的说道:“看来,这下人买了,也有买了的好处。”

  杜榆听了就忙说道:“奶,要不,过年了,就给你物色物色�